吉林白城鎮賚縣供電公司員工在中節能鎮賚光伏電站檢查巡視配電線路,為扶貧電站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國網長春供電公司員工正在為新能源汽車客戶檢查車輛。
11月18日夜間至19日,我省遭遇極強雨雪冰凍和大風降溫天氣侵襲,造成大面積雨雪冰凍災害,對吉林電網的破壞之大前所未有,給部分電力用戶造成停電的同時,也給新能源的發電造成較大影響,因此次冰災造成新能源棄電0.74億千瓦時,拉低新能源利用率0.45個百分點。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吉林電力)調控中心在冰災發生后,迅速開展電網故障處理和恢復,杜絕大面積停電、主網解列事件,保證主網安全,確保新能源外送通道安全。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前提下,冰災發生伊始調控中心主動對接新能源場站,了解站內新能源發電設備運行情況,并指導及配合場站做好設備恢復及相關數據統計工作,將冰災對新能源消納影響降至最小。
此次突發情況檢驗了我省確保電網安全及新能源消納的的能力和水平。雖然此次冰災對新能源消納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1月至11月,我省新能源利用率仍高達97.7%,預計全年能夠圓滿完成年度新能源消納目標及國家能源局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而新能源消納水平的提升離不開我省電力系統在新能源科技及管理方面的創新。
打通電源側通道
熱電聯合解難題
9月11日,國網吉林電力調控中心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前往華能長春熱電廠和大唐長春第二熱電廠,實地勘測換熱站。每個電廠的供熱機組供熱特性不同,供熱面積也不同,供熱特性、供熱面積決定了能為新能源消納“擠出”多少空間。截至目前,該公司勘測了供熱范圍內的400余家換熱站,選擇符合測試條件的供熱站安裝測試儀表,在供熱期來臨之前采集第一手數據,為供熱期火電機組讓路新能源消納做足準備。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份,我省新增新能源裝機59.8萬千瓦,風電、光伏裝機達891.3萬千瓦,同比增長13.2%,新能源發展步入快車道,電力綠色特征更加彰顯。
今年上半年,東北漫長的冬季,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經濟下行,讓我省新能源消納一度面臨嚴峻的挑戰。國網吉林電力調控中心利用投入實用化運行的風電功率預測系統、計及風電的節能調度計劃系統、智能風電控制系統,通過熱—電聯動,讓清潔能源消納在全省負荷曲線上占據重要位置。
受氣候條件影響,我省冬季供暖期長,而冬季又是風電大發的季節,如何解決冬季供暖、調峰、新能源消納之間的“矛盾”,國網吉林電力將技術攻關從電網調度側轉向“電源側”。目前該公司主持的“消納風電的熱—電聯合優化規劃及運行控制技術”項目已經完成,為破解供熱與風電消納矛盾開創了全新技術路線,取得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接通負荷側互聯
能源互聯網初搭建
以電為核心,讓源、網、荷、儲間互聯,形成一個大的能源互聯網,讓更多的清潔能源通過這個能源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是國網吉林電力一直努力科技攻關的方向。今年,該公司將科技攻關目標對準負荷側,開展了“多能流綜合能量管理與優化控制”項目。
該項目針對當前世界能源領域存在的多種能源相互轉化率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難、能源供應與用戶互動性差等關鍵難題,通過信息與能量學科的交叉研究,為建設能源互聯網提供基礎理論和支撐平臺。并通過探索利用“電、熱、冷、氣、交通”等不同能源領域的互聯互補優勢,在更大的能源維度上發展和消納新能源。
該公司調控中心積極推進能源互聯網場景下負荷調控能力提升建設,千方百計采集到地域氣象、季節性差異特性和電采暖負荷的歷史運行數據,開展不同時間尺度下電采暖負荷用戶用電特性研究和精細化分類。
得到數據后,又開始建模研究,并利用無線、光纖等方式實現電采暖負荷的信息接入,完善與營銷系統的數據交互標準與存儲模式,打通了調度自動化系統與營銷負荷管理平臺數據傳輸通道,也打破了外部信息與調度系統信息直接對接的壁壘,實現了110戶、17.83萬千瓦的電采暖負荷實時數據接入調度系統。將電采暖信息納入電網調度監測和控制,可通過電采暖負荷實時響應新能源發電,從負荷側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
目前,該公司已完成用戶負荷側能量管理子站的研發。12月10日,相關技術人員正緊鑼密鼓地將對部署在長春華能大廈等多個示范應用點的子站進行調試,為試運行做最后的沖刺。據國網吉林電力水電及新能源處處長徐斌介紹,在完成主、子站系統聯調后,示范應用點用能設備將參與到吉林電網負荷調控調節,在不影響用戶用能舒適度的前提下,既可消納富余新能源,又能減少用戶用能成本,達到多方共贏。
持續開展管理創新
創新驅動新能源發展
12月8日,由國網吉林電力調控中心、地市供電公司和發電企業專業人員組成的專項檢查組來到為期4個月涉網安全大檢查的最后一站——延邊甄峰風場。檢查組專家認真細致地對風場內發電運行設備、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繼電保護及安自裝置設備配置及參數設置等一一進行檢查,針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對場站人員進行叮囑,并提出整改建議。
近幾年,國網吉林電力先后研發并投入首個調度端風電功率預測系統、計及風電的節能調度計劃系統、智能風電控制系統。構建的大型風電基地安全防御體系和風電優先調度體系,被國內權威專家評價為“大規模風電基地安全防御和風電消納技術的重大標志性成果”,科技創新驅動公司新能源優先調度與消納。
當光伏在省內遍地開花的時候,該公司調控中心工作人員深入光伏發電站調研,梳理了10千伏分布式光伏安全運行風險,編制“吉林省分布式光伏安全運行管理規定”,加強對地區調度分布式光伏管理的指導和培訓,規范分布式光伏的驗收、并網和運行管理。
為了讓“光”不再捉摸不定,國網吉林電力投資建設省—地一體化的分布式光伏網格化預測及調度控制管理平臺,實現吉林省并網分布式光伏信息全接入,實現全省分布式光伏功率可監測、可預測、可分析,并在白城試點開展分布式光伏云控制技術,為分布式光伏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可靠保障。
目前,該公司通過開展現貨市場中涉及的市場交易申報、市場運行及市場出清的相關問題開展研究,以及建立適應新能源出力波動的現貨市場交易體系,設計出多能流運營機制與交易模式,實現綜合能源運營交易平臺示范工程的落地。今年前11個月,通過火電靈活調峰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增發清潔能源發電量12.71億千瓦時,跨區電力現貨交易電量達1.39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