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剛剛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20個主要指標中,有7個是民生福祉類的,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是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這些指標覆蓋了就業、收入、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各民生領域。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就業方面提出,要通過加大技能培訓、完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等措施,推進更有質量就業、不斷提高居民收入,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要以教育基礎薄弱縣和人口流入地為重點,新建、改擴建中小學4000所以上;新建改擴建2萬所幼兒園,增加普惠性幼兒園學位400萬個以上;在醫療衛生方面,力爭新增500個縣級醫院(含中醫院)達到三級醫院設施條件和服務能力,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落實異地就醫結算。此外,在養老育幼方面還提出,支持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務,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 “十四五”時期,吉林省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從提高居民收入、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完善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吉林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7個方面加強推進,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幸福吉林全面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