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浙江、廣東、上海、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和陜西等9省(自治區、直轄市)17部參與試點的雷達完成軟件升級、數據傳輸鏈路和應用服務聯調測試,我國正式啟動新一代天氣雷達觀測模式智能運行試點工作。自5月15日至9月30日,這17部雷達囊括全部8種雷達型號和不同體制雷達,涵蓋多個氣候區,對不同觀測模式的運行檢驗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且具備較高的雷達業務應用水平和試驗評估能力。其中,浙江杭州雷達側重進行快速精細化試驗,廣東河源雷達和四川阿壩雷達側重高山模式試驗。
根據計劃,4個多月的試點工作將收集各類天氣系統全過程觀測數據,驗證觀測模式智能切換軟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實現單部雷達晴雨、雨雨、雨晴不同模式間的自動切換,完成多種降水模式觀測、美國WSR-88D觀測模式與單一降水模式觀測對于強對流天氣過程觀測的差異和應用效益評估。
試點期間,國家級業務單位、試點省份氣象部門將開展業務系統對接雷達多種觀測模式數據應用工作,評估業務應用系統穩定可靠性,全面分析評估智能觀測數據與單一降水模式觀測對強對流天氣過程觀測預報能力的差異和應用效益,并持續優化新一代天氣雷達觀測業務管理規范。
此舉對標監測精密要求,將進一步驗證單部雷達晴雨、雨雨、雨晴不同模式間自動切換的科學性,提升雷達在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中的能力,充分發揮組網天氣雷達業務運行效益,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作為災害性天氣監測的“利器”,我國目前已有224部新一代天氣雷達組網業務運行,構建了基本覆蓋全國的天氣雷達監測網,但單一降水模式觀測制約著災害性天氣監測能力、雷達數據質量及應用水平的提高。
原標題:新一代天氣雷達觀測模式智能運行試點啟動,有望提升災害天氣預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