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強直性脊柱炎,媳婦兒有心臟病、膽囊炎,以前推著小車打‘游擊’烙餅,真是怕抓、怕罰,但咱城管不僅沒罰我,還給我批了這條街把頭最好的位置。你看,這是我湊錢剛買的新棚,因為咱有信心能把日子過好。”在通化市義烏商城女人街,“江南火燒餡餅”攤攤主隋彥明對通化市城管支隊感激不已。
商販對通化市城管支隊的贊許,是因為他們以人民為中心的文明執法、人性執法。
為群眾辦難事、解難題,通化市城管支隊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于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扎到百姓堆里,傾聽群眾呼聲,切實把服務送到百姓的心坎兒上。
“在市場監管中,我們了解到有些違規擺攤的都是困難群眾,但他們踏實肯干,不怕苦、不怕累,能自己‘造血’,咱作為職能部門更得幫他們一把。”一心打造“人民城管”,通化市城建管理監察支隊隊長王云慶堅定地說著,也帶領全體隊員堅持這樣做著。
在集貿步行街,熙熙攘攘的商業街中央,僅有的兩處攤位十分惹眼。一處攤位里,殘疾人李振有正坐在輪椅上,笑著向顧客銷售酸奶;另一處,柳河縣紅石鎮四清村的村民也忙著銷售村里的扶貧產品草莓。
原來,這是通化市城管支隊用心幫扶困難群眾而“特批”的“扶貧銷售專區”和“第一書記扶貧專區”。
“我高位截癱,父親有類風濕脊柱炎。這些年,城管支隊‘王叔’他們經常帶著米面油去家里看我們,今年又在步行街給我特批個攤位做點小買賣,我老開心了。好時候一天能掙100來塊錢,我媽都夸我能掙錢了。”雖然坐在輪椅上,但李振有笑的特別開心。
一旁,“第一書記扶貧專區”攤位里,四清村的村民呂麗也對人民城管贊不絕口,“草莓是我們村的扶貧產業。這果不好保存,以前都是等著人家上村里來收,有了這商業街最好的攤位,我們自己運果出來賣,不僅解決了銷路,更賣上了好價錢。”
5月24日,東昌區老站三道露天市場業戶唐勝發,懷揣著感恩之心,將一面印有“心系百姓一心為民,全心全意鼎力相助”的錦旗送給了通化市城管支隊。
“我有小兒麻痹,老伴身體也不好。過去,就在這搭了個破木頭棚給人修鞋掙錢,提心吊膽的怕被拆了。沒想到,咱城管拆是拆了,卻免費借給俺個新棚,還給批了手續。現在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心里可踏實了。”唐勝發告訴記者,平日里來回巡查的城管隊員還時常幫他搬搬抬抬解決困難,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我。
以人民為中心,讓城市管理像繡花一樣精細,通化市城管支隊還從群眾最急切的需求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開展了“清理整治城區占道經營、亂擺攤點及亂停亂放行為專項行動”“市區內臨時經營售貨亭集中排查專項行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干干凈凈迎七一”系列環境專項整治等行動,完成了佐安華苑便民點的整體遷移等工作,確保區域綜合整治工作高效完成。
如今,由“手不握拳,臂不過肩”的執法服務理念,再到“純粹的執法者”向“貼心的服務者”轉變,通化市城管支隊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地走近群眾、融入群眾、了解民情、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用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踐行著人民城管為人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