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代化是一個祛魅的過程,一些古老的文化會消失,在此過程中,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難以協調。
在查干湖深入探訪中,記者看到這一人類困局正在被一一破解:
一面是,廣闊的湖面上依然傳承上千年的古老捕魚方式。人工鑿冰,馬拉絞盤,冰下走網,一網網魚兒在冰湖上跳躍,這里被譽為“中國北方最后的漁獵部落”。同時,冰湖上還演繹著情景劇《春捺缽》,再現了遼金時期捺缽制度中的漁獵文化……
另一面是,湖岸上“風電”成林,蔚為壯觀。以魚補漁,增殖放流,永續發展。旅游業勃然而興,僅今年“五一”期間,查干湖就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億元。
傳統與現代交織,生態與經濟相融。查干湖人說,這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源自扎扎實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開辟生態保護新時代,環環相扣的“生命共同體”處處可見
查干湖人常說,查干湖一波三折的復活是一個典范。
春捺缽、夏賞荷、秋觀鳥、冬漁獵,查干湖這顆草原明珠,變得更加璀璨、更加奪目。 本報記者 錢文波 攝
查干湖是我省最大內陸湖,上個世紀70年代,曾經因保護缺失幾近干涸,成為風沙肆虐的“鹽堿泡”,人們騎著自行車就能穿越湖底。
松原實施歷時8年之久的“引松工程”。歷盡艱辛,終于開通一條草原運河,打造出一條“黃金水路”,查干湖重獲新生。
2018年9月26日,查干湖迎來歷史性轉折。在查干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這條路要扎實走下去。
爭做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的先行者、示范者和引領者,查干湖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吹響新號角。
生態優先,規劃先行——高位統籌,我省相繼出臺《查干湖治理保護規劃(2018-2030)》《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查干湖生態保護與生態旅游協同發展總體規劃》等規劃,對查干湖生態修復、生態旅游等勾勒出清晰的路線圖,并探索多規合一,一張藍圖繪到底。
綠色考核,不越紅線——在查干湖項目建設上嚴格遵循“三個不上”原則,即凡是工業項目一個不上,凡是污染類項目一個不上,凡是有潛在環境風險的項目一個不上。松原市政府與查干湖周邊各縣分別簽訂了《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將查干湖生態環境保護納入考核目標。層層壓實河(湖)長制,確保進入查干湖的“每一滴水”都有人負責。
做好生態保護“加減法”——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相結合,統籌推進生物性、工程性、管理性三大措施,謀劃濕地保護與恢復重點項目59個,總投資140億元。遷出查干湖周邊所有畜禽養殖場,生態移民117戶,退出影響湖區環境的旅游項目23個,拆除影響生態環境的建筑4.4萬平方米。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查干湖生態保護出現系統性、全局性改變。在查干湖處處可見環環相扣的“生命共同體”理念落地生根。
俯瞰西部河湖連通工程平面圖,天然河道,各種引水渠、分水渠道星羅棋布,鑲嵌在查干湖周邊,精細而壯觀。
松原市水利局副局長劉明波說,通過實施查干湖至庫里泡補水渠等河湖連通工程,為查干湖輸入松花江優質水源,實現松花江、查干湖、嫩江水系連通,查干湖已是一湖活水,三年可置換一次水體。查干湖與周邊72個湖泡形成同一生態板塊,地下水位平均抬高了1米。
著力構建“水草林濕”互為補充、互為依托的生態耦合系統。流入查干湖的水可謂“一山放過一山攔”。
查干湖畔的濕地里花海逐芳,密密匝匝的蘆葦蕩里魚兒游弋,遠處還不時傳來中草藥特有的芳香。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閆來鎖自豪地向記者介紹,這是一條完整的生態防護鏈。他們每年增殖放流魚苗1000萬尾,“以水養魚、以魚凈水”,湖邊的蘆葦在攔污,蘆葦外圍的“地球之腎”——濕地在“透析”污水,濕地外的環湖耕地則在優化種植結構。
湖里湖外有機銜接。查干湖沿湖周邊可視范圍內4866公頃土地上實施還林、還草、還濕項目,重點種植中草藥材、梅花、林果和水生植物,優化區域農業種植結構,大幅減少查干湖周邊農田化肥農藥使用量,促進查干湖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同時,開展益生菌劑治理鹽堿地及水污染項目應用,在查干湖周邊完成實驗布點120處,土壤中有機質增加57%。減少30%以上化肥投入量,每公頃水田節省水量4000立方米。
綜合施策下,環湖數百公里生長出蓬蓬勃勃的綠色經濟帶,并不斷延伸,帶動著大查干湖區域的整體綠色崛起。
融入“雙線”循環,查干湖生態小鎮扛起補短板重擔
查干湖區域在歲月更迭中磨礪出獨特的地域氣質,“春捺缽、夏賞荷、秋觀鳥、冬漁獵”,熱度節節攀升,游客數量激增。
問題隨之而來。游客如云,如何確保查干湖依然碧水如玉;游客蜂擁而至,又怎么保證“吃住行購娛”鏈條不掉鏈?
更為關鍵的是,我省正在推動“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落地落細落實。加快建設東部避暑冰雪生態旅游、西部河湖草原濕地旅游大環線,構建東西互濟、文旅互補新格局。可是,西部還存在明顯的短板,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備,各種休閑度假設施、項目少。
補短板,誰來率先突破?
查干湖人勇挑重擔。查干湖生態小鎮應運而生。
2020年7月,查干湖正式啟動生態小鎮項目建設。立足吉林西部旅游大環線的重要節點,秉持原生態、零排放、碳中和的理念,打造生態旅游特色小鎮的全國樣板。
查干湖生態小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個將自然景致、溫泉康養、美食娛樂等深度融合的生態小鎮呼之欲出。
查干湖生態小鎮建設辦公室工程建設組副組長于志告訴記者:“本著旅游在景區內、服務在景區外的原則,將旅游設施后移,遠離景區10公里以外,打造一個‘吃住行購娛’等功能的生態小鎮,用景區吸引人,用小鎮留住人。”生態小鎮的拔地而起,為查干湖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騰挪”出了更多的空間。
查干湖生態小鎮把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與生態旅游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將成為我省特色城鎮化建設的新亮點,小鎮建成后將新增就業崗位6000多個,并帶動周邊村民興業致富。
查干湖生態小鎮的推進創造了松原速度。目前,小鎮共謀劃實施31個項目,總投資38.2億元?!岸豆澢?,小鎮客廳、溫泉酒店等22個項目將投入使用。”于志信心滿滿。
與此同時,以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松原市舉全市之力、匯全民之智,實施查干湖景區創建項目21個。
采訪中,記者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創建國家5A級景區,是一個需要跳起來才能夠得到的目標。
在“跳起來”的過程中,查干湖景區的顏值、氣質在整體躍升。深入挖掘“花草魚水冰雪”和“草原滿族蒙古族漁獵”等自然文化資源,打造開發青山頭遺址、塔虎城、王爺府等眾多旅游景點,濕地文化旅游季、冬捕節等特色旅游節慶活動不斷創新,實現了文化元素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當查干湖生態小鎮竣工、查干湖躍入國家5A級景區之列時,將推動我省西部環線旅游實現突破性發展,這也是我省旅游業向萬億級產業目標邁進中堅實的一步。
查干湖生態溢出效應凸顯,走上“三生融合”的振興新路
依水而興,向綠而行。把查干湖建成全國生態保護和生態旅游發展標桿地,全力建設東北西部生態經濟發展示范區,走出一條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振興新路。
浩浩碧湖,成為查干湖人最大的民生福祉。
晚上8時,查干湖“老關東漁家樂”里,主人尚影送走了又一批游客,收拾完碗筷,漁家樂里回歸寂靜?!拔覀円郧熬褪菨O場的職工,開辦漁家樂后,收入翻幾番不說,推開門就是大湖,滿眼的綠色,讓人身心舒暢?!睂Ξ斚碌纳?,尚影心滿意足。
看中查干湖的生態品牌,曾在外從事土建工程的查干湖妙音寺村村民李泰山選擇返鄉創業,投資興建了農業采摘園,除滿足廣大游客采摘外,還遠銷到很多省份。由于一年四季不間斷生產,每棟溫室年純收入超過8萬元。
既讓產業變“綠”,又讓“綠”變產業。
古老的冬捕遇上互聯網,撞出一個巨大的產業空間。每到查干湖冬捕時節,來自全國各地數百家媒體的長槍短炮把“好湖好水好魚”直播出去,全世界都知道了松原水美魚肥。京東、蘇寧、天貓等電商巨頭循跡而來,紛紛扎堆查干湖漁場?!耙绘I搶鮮,盡享天然美味”,查干湖的魚快速“游”向全國各地。這一現象啟發了很多有心人,松原物華天寶,可直播、可“變現”的東西太多了,一批批網紅產品橫空出世。
政府見“苗頭”就抓。松原市制定直播電商發展行動計劃,力爭到2022年底,推進實施“個十百千萬”工程計劃,打造全國“網紅吉地”坐標,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查干湖畔的濕地里,來自白洋淀的一群人在忙碌著。在查干湖水域打造百萬畝荷花是個技術活,查干湖保護開發區通過網上招標,找到來自白洋淀的一家種植荷花的企業。荷花渾身是寶,可賞、可食、可入藥,從種植到深加工,再到賞花經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百萬畝荷花將裂變出偌大的產業鏈條。
截至5月份,松原市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項目75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0億元。
松原正在一步步迫近目標:以查干湖為龍頭,以吉林西部的“大查干湖生態經濟群落”為重點,構建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綠色制造業、商貿物流為支撐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形成“東有長白山、西有查干湖”的兩道全省生態屏障,成為我省西部輻射東北經濟區、具有高效生態經濟特色的重要增長極。
原標題:澤被大地繪新圖——查干湖“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向縱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