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平市鐵西區英雄街道陽光社區黨委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以“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做好群眾工作”為落腳點,著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如今,陽光社區道路整潔通暢,涼亭座椅齊備,花草樹木環繞,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打造社區品牌 熱情服務居民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陽光社區黨委通過調查摸底,掌握居民“急難愁盼”,有針對性地提供特色服務,打造出“七彩陽光”社區黨建品牌。
“紅”色引領“亮身份”:強化政治引領,開展“亮身份”活動,激發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橙”色竭誠“暖民心”:強化服務意識,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簡化行政事務審批程序;“黃”色輝煌“普關愛”:強化統籌功能,推動區域黨建互聯互動,匯聚區域黨建整體力量;“綠”色傾心“展生機”:強化環境治理,全面推動“美麗小區”建設,打造宜居社區;“青”色奪目“炫風采”:強化精神熏陶,開展多姿多彩文體活動,豐富居民業余生活;“藍”色翱翔“燃希望”:強化素質提升,開設職業技能培訓班,提高居民自立能力;“紫”色燦爛“曬幸?!保簭娀諏嵭?,全面細化“網格化”管理。
為社區65歲以上老人免費健康體檢,惠及轄區千余人;幫助居民調解各類家庭問題130余件;協調解決棄管小區問題,改變“臟、亂、差”……一樁樁、一件件,“七彩陽光”日日光照社區。
打破單位壁壘 有機整合資源
深化“兼合式”黨組織創建,是陽光社區黨委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積極整合轄區資源,撬動社會力量,在不轉移黨員組織關系的前提下,打破單位壁壘,把1024名在陽光新城小區居住的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物業公司黨員、流動黨員有機整合,組建全市首家居民小區“兼合式”黨支部,并與社區基層治理網格相對應,實現“支部建在網格上”,推動形成“街道—社區—小區—樓棟”縱向到底的四級網絡體系,確保黨的組織建設無死角。
為充分發揮“兼合式”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陽光社區黨委不斷探索,建立了小區黨員動態管理機制。通過完善小區黨員信息庫,組建黨支部、黨小組微信群,實時掌握小區黨員流動情況,及時將新流入黨員納入“兼合式”黨支部,確保流動黨員管理不落空。
建立黨員表現征求意見機制,由“兼合式”黨支部定期梳理小區黨員正、負表現清單,為各單位在涉及黨員評優評先、提拔使用、晉級晉職等重大事項時,提供客觀真實的參考。
建立黨員雙崗服務機制,按照“工作在單位、服務在小區、奉獻雙崗位”的原則,引導鼓勵在職黨員在小區亮身份、領責任、作表率,全方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目前,陽光社區已成立6個居民小區“兼合式”黨支部,共吸納黨員1291名,輻射帶動居民6307戶1.7余萬人參與小區社會治理。
強化綜合治理 著眼深度服務
今年10歲的王思博,父母因病去世,只能和患有腦血栓的爺爺一起生活,互相照顧,生活拮據。陽光社區黨委了解情況后,為王思博申請了每月1000余元的孤兒保障金,并協同在職黨員、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經常去他家里看望,送去生活必需品、學習用品和慰問金。
“我們一直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服務群眾的水平,做到及時滿足群眾需求,不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增強居民的幸福感?!标柟馍鐓^黨委書記莫迪說。
除幫扶困難群眾外,陽光社區黨委推動建立“紅心物業”,實現“兼合式”黨支部委員和業委會成員交叉任職,打造“紅心物業”和“紅心業委會”;開展“五個一”暖心服務,即走一次紅色之旅、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參加一次勞動、講一次黨課、認領一個微心愿,將社區、物業和居民緊密聯系起來,提升物業服務水平;開展“六帶頭”志愿者服務活動,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組成6支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宣傳黨的政策、關愛空巢老人、治理小區環境、創建文明城市、承接百姓訴求等;強化需求導向,連續舉辦“就業創業編織培訓班”,幫扶轄區內下崗工人、貧困家庭掌握勞動技能,提高就業創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