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武漢,陰雨依然密布,憑窗而望,空曠的街道,往日里的喧囂不再,此情此景難免不讓人想起當前的疫情,雖然形勢逐漸好轉,但烏云還在盤旋,風雨還未散去……”這是牛延軍在馳援日記中的一段話,當時已經是牛延軍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堅守的第42天,醫院還在接治轉診過來的重癥新冠肺炎患者,牛延軍和她的戰友們依舊時刻保持著緊張的狀態。
今年58歲的牛延軍是延邊大學附屬醫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處處長,也是國家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談及去武漢支援的情形,牛延軍依然歷歷在目。2020年1月23日下午,牛延軍接到了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的緊急電話通知:“武漢需要馳援,你可以嗎?”牛延軍立即回答“可以。”“好,等出發命令。”就這樣,2020年除夕之夜,牛延軍在別人萬家燈火、闔家歡樂的時刻踏上了開往武漢的列車。
牛延軍被分派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負責醫護人員的防護及管理工作。抵達醫院后,實際的情況遠比想象的要嚴重,“人手不足,再加上綜合性醫院的布局流程與專業傳染病醫院規范要求不同,院感控制難度極大。”無暇顧及太多,牛延軍立即進入工作狀態,第一時間設計和提出了將整個院區改造成符合呼吸道傳播疾病收治條件的布局改造方案,按照指揮部的要求,2天時間完成全院5座病房樓的改建,改建病區30多個,總改建面積10萬余平方米,為防控呼吸道傳染病搭建了堅固的“防護墻”,疫情期間牛延軍制定院區感控工作流程40余個、規范感控工作制度近70項。
經過她和團隊夜以繼日的不懈努力,最終保障了14個省市區、21支國家醫療隊、2801名國家隊隊員“零感染”,東院區1000多名醫務人員在定點醫院期間的隔離區參與救治工作中“零感染”。
今年1月24日,牛延軍再次啟程前往通化市參與新冠肺炎的救治指導工作。臨行前,她發了一個朋友圈,內容為:“一年前的今日,踏著夜色,逆行出征。當下的今日,披著晨曦,再踏征程。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砥礪前行。”與去年馳援武漢不同,這次出征因為有了之前的經驗牛延軍內心平靜也更有底氣。終于,牛延軍不負眾望,為通化疫情的防控做出了重大貢獻。參與制定通化疫情防控《發熱門診督導檢查標準》《隔離病區終末消毒流程》《醫務人員駐地賓館消毒處理流程》及《疫情防控暗訪組反饋單》等文件,針對通化疫情隔空組織延邊州醫療機構包括社區、鄉鎮衛生院、村醫等基層人員培訓。培訓醫院911家,培訓人數13589人。
“時刻聽從黨召喚。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這是牛延軍在馳援武漢時的錚錚誓言。能用所學所長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是她的榮幸,也是她的驕傲。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心懷信仰、甘于奉獻、勇于擔當、勤奮敬業、感動你我的女黨員,歡迎提供新聞線索給我們。郵箱:jlrbzly@126.com。
策劃:王亮 伊秀麗
監制:潘銳 王桂珍
協調:鄭麗穎
文字:張蕊
攝影: 黨淑琴、鄭欣華、樸亨蓮
圖片由吉林省女攝影家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