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記者馮超)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東豐縣聚焦重點群體基本生活穩定,堅持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兩手抓,緊盯農戶收入支出、“兩不愁三保障”,強化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的監測幫扶,實現全縣脫貧戶“二維碼”全覆蓋,1510戶脫貧戶精準識別管理。
在東豐縣義新村,村干部將脫貧戶基本情況、收入情況及村務各類信息錄入大數據平臺,創新信息公開新方式,時時向群眾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在義新村的村委會,大數據平臺展示的信息清晰明了:涵蓋村內自然情況、附近縣鄉就業招聘信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黨員組織和隊伍情況、鄉村治理情況、網格化管理情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等7大板塊14個小項,包括黨建、經濟社會發展、居民就業、脫貧工作等領域信息。
大數據后臺維護團隊對義新村基礎數據進行整合,指派專人每周一定期對相關內容進行調度、實時更新。通過大數據平臺可以直觀地了解全村脫貧戶家庭狀況、收入情況等各項村務公開內容,并通過大數據平臺及時發布全縣用工通知,及時為群眾提供就業信息。大數據平臺有效解決了基層監督難、難監督的問題,同時為群眾提供產業發展、創業就業信息,有力地促進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除了大數據平臺,義新村的“二維碼”也使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鮮活起來。為提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效率,東豐縣三合鄉創新思維,將現代信息技術與鞏固成果工作嫁接,為全鄉78戶177人建立了“二維碼”,進行一戶一碼數字化管理,實現了貧困戶脫貧“碼”上見,政策享受、幫扶信息掃“碼”秒知曉。義新村脫貧戶唐素華家中的墻上,張貼著扶貧信息記錄,包括相關政策、上學就業等情況,信息板中間的二維碼,用手機一掃,就出現了唐素華家的“脫貧”視頻,惠農政策、全年收入等一目了然。
從義新村到三合鄉,再到東豐縣,已經實現了全縣脫貧戶“二維碼”全覆蓋,1510戶脫貧戶精準識別管理。東豐縣鄉村振興局局長王鐵峰介紹,按照“準確、動態、完整”的要求,東豐縣采取線上監測、線下核對的方式,定期對貧困戶健康、教育、住房、產業、就業等指標數據進行比對核實,及時動態更新各項扶貧政策落實、干部幫扶措施等情況,為便捷準確查詢信息提供了有力支撐。
東豐縣通過“二維碼”和“大數據”平臺的強化精準幫扶,根據風險類別,建立監測臺賬,逐戶制定辦理低保、安排公益崗位、產業項目分紅、扶貧小額信貸、一事一議、臨時救助等幫扶措施,真正做到了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早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