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莫莫格保護區不斷加大對候鳥的保護力度,引水入莫、退耕還濕、全面禁牧、加大巡查等一系列舉措高效實施,使莫莫格保護區真正成為了“水鄉澤國、鳥的天堂”。 本報記者 石雷 攝
在通化萬峰滑雪場,滑雪運動員和愛好者們精彩震撼的滑雪表演,讓人熱血沸騰。 本報記者 石雷 攝
松嶺是花山鎮珍珠門村的一個自然屯,位于臨江市花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村屯建筑布局保持了老式關東山村形象,天生一幅“水墨丹青”,被國家住建部、國家旅游局等7部委聯合評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生成志 攝
近年來,吉林市依托良好生態優勢和自然資源稟賦,全力促進城鄉現代化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發展,著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提升,讓百姓盡享綠色福利和生態紅利。圖為霧凇美景。(資料圖片)
近年來,松原市按照“改善水質、防止污染、修復生態、融合自然、協調發展”的基本理念,啟動了查干湖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先后完成了湖濱帶生態水岸、查干湖生態安全調查與評估、查干湖生態水岸工程、查干湖生態隔離保護帶、查干湖沿岸生態保護帶建設,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工程,努力讓自然環境發揮出更大的生態效益。圖為查干湖冬捕現場。 本報記者 丁研 攝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我省將每年的9月26日設為“吉林生態日”。這是吉林生態文明建設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作為生態大省,吉林是國內為數不多擁有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兩座“金山銀山”的省份。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吉林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需要的攻堅期。
2021年,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吉林省委關于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建設生態強省的決定》,就加快建設生態強省作出全面部署,并著重強調要堅持讓生態文明成果更好惠及民生,突出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積極響應“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號召,推進寒地冰雪經濟加快發展,努力兌現冰雪天地綜合價值,是我省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一個實現路徑。
2021年,《吉林省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在全國率先出臺,系統推動以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為核心的冰雪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自2021-2022新雪季啟動以來,壯美遼闊的白山松水一次次引人矚目——萬科松花湖、北大湖、長白山國際度假區等,接待床位數量、纜車數量、雪道總面積和雪季滑雪接待人次,均位列全國前三;“雙十一”冰雪產品線上預售全國居首;第六屆吉林雪博會首次采取“線上互動+線下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除在通化冰雪產業示范新城舉行開幕式,還創新打造“云上的雪博會”“家門口的雪博會”分會場,從時間、空間多維度延展冰雪熱度……全省上下全力以赴營造“冬奧在北京、體驗在吉林、發展在吉林”的濃厚氛圍。冰雪“冷”資源,正在成為吉林人民因雪而榮、因雪而幸、因雪而富的“熱”經濟。
俯瞰吉林大地,東部山林連綿起伏,中部松遼沃野天下糧倉,西部河湖草原一望無垠。在這幅大氣磅礴的生態山水畫卷之間,虎嘯山林、豹躍青川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已成為美麗吉林的新地標。
天藍、地綠、水清、景美,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全年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4%,首次超過90%;PM2.5濃度控制在26微克/立方米,首次進入“20+”水平;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比例控制在0.3%以內;全省9個市(州)空氣質量首次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居全國最前列——這組新近發布的2021年我省全年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完美詮釋出白山松水蘊藏的寶貴生態財富。
綠色吉林、美麗吉林,正在向全國、全世界發送一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嶄新名片。
(記者 李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