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記者來到長春市永信社區防疫一線,在眾多一線防疫人員忙碌的身影中,有一個身材高大的“大白”特別引人關注。
只見他的防護服背后寫著志愿者三個大字,正雙手抬著一張長條桌子,自社區二樓往下搬運。記者跟隨近100米,見他和另一位新加入的志愿者來到保利春天小區,在單元門口處,他將桌子擺放整齊,雙手熟練地打開箱子,正在分揀里面的抗原試劑盒。
這位志愿者名叫賈超,他今天的任務就是在小區單元門口等待居民們來領取抗原試劑盒。
“我們志愿者每天的分工各有不同,基本上都是早8點開始一天的忙碌,一直持續到晚上忙完為止,每天的結束時間是不確定的。自疫情初期社區開始招募志愿者,我便積極報名。在這些天的工作中,我做過掃碼登記、場地消殺、秩序維護、物資搬運和配送等等。除了專業醫護人員做的咽拭子檢測工作參與不上,其余的我都在做。我們這些志愿者和社區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各個小區里忙碌,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賈超外表看來雖然高大魁梧,但與小區居民講解抗原試劑盒的使用時卻輕言細語,娓娓道來。今年35歲的賈超是吉林省地礦測繪院的一名工程師。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雖然不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但也想為這場“戰役”貢獻出自己的一些力量。
身為黨員的賈超已經是第二次參加社區組織的防疫志愿者工作,雖然很累,但每天能和社區的工作人員并肩作戰,他感到很自豪。“目前我自己一個人生活,也怕家里老人擔心我的工作,就很少和他們談論疫情的事情,定期和他們報報平安就好。家里人非常支持我做一線志愿者的工作,他們叮囑我要認真細致努力工作。”
在忙碌完一天的防疫任務,賈超在永信社區的二樓給自己全身消殺完畢后,帶著疲憊的身體返回居住地。臨走時他笑著說:“雖然累到直不起腰,但我明天依舊會‘滿血復活’,與其他志愿者一樣,繼續奮戰在防疫一線。”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