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作為黨員我一定起到帶頭作用,全力以赴完成任務。”“疫情就是命令,我將義無反顧,堅守崗位,不辱使命。”“作為黨員,我一定會盡責盡力,戰勝病毒,凱旋而歸。”
……
3月11日,松原市前郭縣醫院派出援吉醫療隊,半個多月過去,隊員們在前線踐行著出發時許下的承諾。
據悉,這支醫療隊共有隊員21人,其中醫療隊7人,護理隊14人,成員大多是黨員,工作經驗豐富。
認真負責的“白衣戰士”
李影作為醫療隊隊長,要帶領所有醫生開展工作,她還擔任了方艙醫院醫生二組組長,負責方艙醫院四百余名患者的重癥患情評估工作,每天要對所有重癥患者近距離觀察、科學評估,病情加重的立即轉移治療,一天站立時間超過12小時。
有一天晚上離艙前,李影在查房時發現一名患者胸悶,詢問病情時患者突然意識不清,李影回憶起患者房顫病史5年,冠脈支架術后半年,根據自己的經驗,很有可能發生了室顫,生命危在旦夕。李影馬上找來搶救車,通過心電圖監測驗證了室顫,在給予2次電除顫后患者恢復意識,為進一步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隨后,李影一直護送患者到重癥監護室,直到生命體征平穩后才離開,而這只是李影無數次緊急救治的一幕。
雖然這段時間很累,但她時刻鼓勵著自己:“我不能退,因為我是黨員,我是白衣戰士。”
減短長發的“逆行者”
院里組織醫護人員馳援吉林,作為黨員的王瑜絲毫沒有猶豫,第一時間報名,毅然決然剪短了自己的長發,走上崗位。
3月11日,到達吉林后匆忙的吃完午飯,她開始體檢、培訓、考核,熟悉方艙醫院的流程,忙完這些已經快到午夜。
3月12日,第一天工作很繁瑣,安置患者、采集病史、書寫病歷、熟悉新的電腦系統,忙碌12個小時,完成全部交接班工作。
3月20日,由原來的天翔方艙轉到經開區方艙,由原來300多張床位變成1200多張床位,任務更加重了,但都咬牙挺下來了。
3月23日,第一批97人患者治愈出院,看著患者走出方艙,心里特別激動,看見了勝利的曙光。
……
王瑜用日記記錄著每天的工作和心情。“疫情就是命令,救治病患是每個醫護工作者尤其是黨員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這是王瑜在記事本最明顯位置寫下的話,相信這句話,也是醫療隊每一個隊員最想說的話。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欣欣 王學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