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看你有些跛腳,是受傷了嗎?”
“謝謝,新鞋擠得腳疼,再穿久點會好的。”
“別挺著,你多大碼的鞋,我馬上聯系安排一下。”
…………
這是江西省援吉醫療隊隊員,與負責醫療隊后勤保障的吉林市婦聯駐點員曲艷輝之間的一段對話。一番“刨根問底”后,她迅速聯系,并找到合適尺碼的運動鞋,送到醫療隊隊員房間。
3月14日、19日,吉林市婦聯分別接到江西省、黑龍江省兩支援吉醫療隊保障任務后,第一時間派駐駐點工作人員和聯絡員,成立醫療服務專班。
曲艷輝說:“疫情形勢嚴峻,江西省援吉醫療隊的醫護人員逆風北上,帶著深情厚誼,千里迢迢,馳援吉林,我們必須全力做好保障。”
這樣的小故事,在江西援吉醫療隊、黑龍江援吉醫療隊的駐點每天都在上演。為了保障醫療隊的生活,吉林市婦聯成立醫療隊后勤保障組,自3月15日起,承擔著江西、黑龍江醫療隊的四個駐地的后勤保障服務,其中曲艷輝全天候在江西醫療隊駐點酒店服務,聯絡員李佳玲和趙婉彤在駐點外提供保障服務。
曲艷輝介紹,大到衣服、臉盆、桶,小到消毒紙巾、理發推,能考慮到的后勤組都給醫療隊準備了;為了隊員們能吃得習慣,特別和駐點酒店的廚房交代,制作了符合江西人口味的辣椒醬。
考慮到吉林3月的氣溫還很低,不少江西醫療隊護士穿單鞋來吉,后勤組聯絡員李佳玲立即聯系到女企業家協會會員單位吉林市百信鞋業,請求幫助。在門店停業,沒有員工的情況下,經理到門店用一下午時間,湊足30雙鞋,為援吉醫療隊解決了燃眉之急。有的隊員晚上下夜班,盒飯已經涼了,就在每一樓層配備了微波爐。
初春的吉林市,風大干燥,不少醫療隊員嘴唇干裂,曲艷輝為隊員配備了潤唇膏;深夜歸來,隊員們帶著一身寒氣,曲艷輝又貼心地交代廚房煮上姜茶,讓他們暖身驅寒。
最受考驗的是保障人員的交通調度問題。因為是閉環管理,曲艷輝每天要打上百通電話,單單是調配車輛,一天就得溝通協調近20個來回,累得嗓子都說不出話來。可當得到醫療隊員滿意的回應,她又欣慰的笑了。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醫務人員義無反顧地站在最前沿。在他們身后,我們能做的就是送去吉林人的關愛和溫暖。”3月25日,曲艷輝接到命令,將一批生活物資分配給醫療隊,她晚上9點星夜奔向倉庫,等了2小時,得知物資還在路上,本想次日再來,但想到早一點領回去,就可以讓下夜班的醫護人員早點領取,于是她裹緊大衣堅持到凌晨1點,終于滿載而歸。
次日,她又早早起來,從6樓到11樓一層層爬樓梯,把104位醫療隊員的牛奶、八寶粥和火腿腸等物資放置在門口,隊員們一早推門就收到了這份驚喜。
“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為他們提供周全、細致、貼心的保障服務,讓戰'疫'前線的他們省心、安心。”聯絡員李佳玲3月19日接到為黑龍江援吉醫療隊服務的任務后,居家封閉的她馬上進入了工作狀態。
她第一時間與醫療隊領隊、入駐酒店三方對接,詢問緊要需求、聯系車輛和餐飲服務、緊急聯系配送物資、填報醫療隊基礎信息,腦中像過電影一樣一遍遍的校對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環節。確保萬無一失后,她又坐到電腦前,把備品申請表、車輛消殺表、用餐需求表等一系列表格細化,并把每一個相關的聯系人方式都備注好,以便更好的溝通協調,不知不覺就忙到了夜里12點。
在生活保障群里,隊員有求必應。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刻,醫療物資消耗加速,黑龍江援吉醫療隊的PE薄膜手套不足,請求緊急補充,采購調配尚需時間,吉林市婦聯率先拿出自用的手套第一時間保障醫療隊。
黑龍江援吉醫療隊的駐點沒有餐食服務,為了讓隊員吃飽吃好,婦聯后勤組調換了三家供餐機構,最終確保餐食可口又營養。醫護人員輪班作戰,早餐需要提前到5點,聯絡員李佳玲和趙婉彤反復溝通協調,確保了餐食的及時供應。
“這個過程中,得到許多吉林人的支持,他們有大巴司機、志愿者、廚師、送餐員以及愛心企業家等,大家都懷著感恩的心,團結一起做好醫療隊的后勤保障工作。”李佳玲說。
吉林市婦聯主席王媛說,在共克時艱的特殊時期,婦聯的骨干力量與援吉醫療隊并肩作戰,同心戰“疫”,大家眾志成城,相信很快會迎來的勝利曙光。
正如很多援吉醫療隊員在朋友圈和日記中感嘆道,“3月的吉林乍暖還寒,但吉林人的熱情和抗疫努力,讓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春天溫暖。”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勝章 劉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