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個穿著防護服的瘦小身影穿梭在核酸檢測的人群中,掃碼測溫、核酸檢測、排查登記、維持秩序這些工作她早已熟記于心,嫻熟的動作讓大家看不出來她是一個剛來兩天的社區防疫志愿者。
這位志愿者名叫袁芳。疫情來襲,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黨總支以黨員干部為主的志愿者們主動投身抗疫一線。雖然是預備黨員,但袁芳第一時間報名志愿服務,下沉到長春市南關區富裕街道中海南溪社區,協助社區工作人員掃碼測溫、維持秩序、上門檢測等工作。
“90后”的袁芳,是3歲孩子的媽媽,由于愛人長期在外地工作,平時一邊忙工作一邊忙家庭。為了抗擊疫情,袁芳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毅然加入黨員志愿者隊伍。每次離開家她都會有很多的惦念,但是她知道,黨員就要沖到戰“疫”的最前線。
“請保持間隔距離,提前打開吉祥碼。”“大爺,吉事辦會不會用?我來教您怎么注冊!”“寶貝,千萬帶好口罩,不能亂跑哦!”社區做核酸篩查,袁芳負責為大家掃碼,維持秩序,安撫居民情緒。年紀偏大的老人有不少不會用吉祥碼,情緒很緊張,袁芳總是耐心地幫他們做好身份證登記,一遍又一遍地教老人們如何使用吉祥碼,告訴他們“不要急、慢慢來"。連續的核酸檢測和封閉,擔心社區居民心理不適,她就在遠處陪大家嘮嘮嗑,拉點家常,講講美食,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減少焦慮。
“奶奶,知道您行動不便,我們來上門做核酸檢測。”“大爺,這是您的蔬菜包,給您放門口啦!”“阿姨您好,有些問題需要跟您核實一下……”社區工作人員開展“敲門行動”時,瘦小的她主動請纓,給居民分發檢測試劑盒、上門檢測、入戶排查。在得知所負責的小區里有3個確診病例的時候,社區工作人員曾經勸她停止志愿服務。雖然身為妻子、女兒、母親,她的內心卻從未動搖,始終堅守在抗疫前線。
柔肩能頂千斤重,在疫情面前,瘦弱的袁芳挺身而出,勇往直前。袁芳說,“我是一名預備黨員,越是危難時刻,越要沖上去,用實際行動兌現我的入黨誓言!”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