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陳泰龍和他的妻子金秀麗每天早出晚歸。
陳泰龍是長春市畜牧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的一名黨務工作者,3月10日,在接到支隊下沉一線的動員令后,他主動請戰,成為長春市畜牧局第一批志愿者,下沉到綠園區城西鎮聚富社區,協助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脫下工裝馬甲換上白衣戰甲,他勇毅前行,從居住地到社區往返車程60公里,他毫無怨言,每天協助社區進行核酸檢測隊伍引導和前置提醒掃碼工作。長長的檢測隊伍一眼望不到頭,為確保群眾安全,防止人員聚集,陳泰龍的疏導工作從未間斷。在檢測過程中,遇到有焦慮情緒的居民,他也是耐心勸導,保障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進行。
3月11日,長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小區、單位實行封閉式管理的通知,下午陳泰龍接到社區核酸檢測的緊急任務,還沒來得及采買食物,得知任務急又缺少人手,他便攜著同是黨員的妻子金秀麗一同前往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工作,一直在室外堅持到晚上10點多居民檢測結束,回到家時已是半夜。就這樣這對黨員伉儷,逆行而上、并肩作戰,成為社區防疫戰場上的“夫妻檔”。
3月16日,因居住小區管控升級無法出入,在向單位和社區報備后,夫妻二人便投身到凈月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中。從檢測隊伍引導、幫助居民掃碼登記、分樓分戶整理住戶檢測登記表、錄入住戶檢測信息、撥打疫情風險排查電話,到為行動不便老人進行上門檢測、登記管控區特殊人群臺賬、掃碼發放自檢試劑盒,不論什么工作,只要需要,夫妻二人便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很快就成為了社區主力,帶隊負責區域110戶303人每天的核酸檢測工作。為爭取不漏一戶一人,每次檢測逐戶逐人登記,核查未到的業主,電話或上門提醒,耐心做通工作,不通知到最后一戶不離場,除了在社區登記困難老人信息外,幼齡孩子、學生上網課考試不便下樓等情況,也會根據特殊需求,帶人提供上門檢測,開啟“敲門行動”,逐戶掃樓排查,到戶到人。每天組織檢測回來,主動統計錄入所屬區域檢測信息,掌握每戶的情況,確保應檢盡檢不落一人。
“疫情防控形勢仍很嚴峻,社區疫情防控、檢測組織工作還需要持續開展,志愿服務,永遠在路上,不管在哪兒,都努力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陳泰龍長達3千多字的工作日志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多年來,夫妻二人一直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每周一次的愛自然環保徒步志愿活動也已經堅持了很多年,正是這種精神匯聚成偉大的磅礴力量,支撐他們在戰疫一線步履不停,書寫抗疫最美華章。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