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記,我們的核酸檢測幾點做?”在吉林市疫情防控應急第四方艙醫院(簡稱吉林第四方艙醫院)一樓病患區,“李書記”是個頻繁被喊起的稱謂。
每當有患者求助,應聲而來的總是一個叫李琪峰的人,他腳步匆匆,每天忙著幫患者解決各類問題。
其實李琪峰也是方艙醫院里的患者。他是吉林市豐滿區江南鄉興隆村黨支部書記,今年45歲的他在基層工作多年,善于處理各類復雜問題。
疫情發生后,李琪峰一直在村辦的農貿市場指揮疫情防控工作,中途出現感冒癥狀,后來在核酸檢測中他和妻子均被確診。3月19日下午,他和妻子被轉運到吉林第四方艙醫院,負責方艙管理的是內蒙古援吉林醫療隊。
目睹醫護人員在病區忙碌穿梭,尤其是內蒙古醫療隊遠道而來,顧不上個人安危支援吉林,讓李琪峰這個生了病的吉林人心里不是滋味兒。
這時,方艙醫院臨時黨委要成立病患區臨時黨支部,開展黨員志愿活動。李琪峰沒多想就立刻報名,成為臨時黨支部書記。
“我是病人,但也是黨員,不管在哪里,黨員就要帶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身體康復中,干點力所能及的事,我吃得消。”李琪峰開始了在方艙的志愿服務。
方艙廁所是個頻繁使用的地方,衛生必須做好。李琪峰帶頭,十幾名黨員擼起袖子一起搞衛生。幾個小時后,廁所污漬不見了,內外整潔一新,所有患者都被這變化打動了。“我不是黨員,但也想加入你們!”“算我一個,我可以幫大家送盒飯”……很快,一個由黨員、群眾30余人組成的黨群志愿服務隊成立了。
為了鼓勵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務隊,李琪峰在200余人的病患區微信群里,發布“志愿者光榮榜”,每天通報表揚優秀志愿者,所有患者都會為他們點贊。志愿者在服務中收獲了認可,也在認可中感受到一份責任。
隨著患者不斷康復出院,支部黨員也在不斷變化。如今,李琪峰已經治愈出院,正居家健康監測,但他依舊活躍在病區患者的微信群里,每天鼓勵大家。
李琪峰說,看到不斷有黨員和志愿者站出來,主動加入臨時黨支部和志愿者隊伍,為大家提供服務,他相信這份力量一直會傳遞下去、溫暖下去。
令人振奮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吉林第四方艙醫院已收治患者3958名,出轉院2576名。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勝章 劉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