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凌晨1點,長春市凈月高新區莫泰賓館隔離點。
譚海燕和張耀丹剛剛結束了工作,準備返回住處休息。此時,她們已經離家整整13天,平均每天工作10個小時。她們是遼源市中醫院的護士,也是支援長春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遼源醫療隊成員。
此次遼源市中醫院共有30名護士參與抗疫工作,分布在7個隔離點。她們克服各種困難、晝夜堅守,為隔離人員提供貼心的醫療服務,溫暖著每一位隔離人員。
護士王爽和張成盼組成一小隊,她們的孩子都只有幾歲,接到支援長春的通知,簡單叮囑家人后,便匆匆出發了。到達凈月高新區工作地點時,她們簡單收拾一下,就投入抗疫工作。
體溫監測、核酸采樣、領取物資、發放藥品……每天,隊員們都準時上崗,一層一層采集核酸,一屋一屋發放藥品,解決隔離人員提出的需求,工作結束已經是晚上7點。有時剛躺下休息,又會接到核酸采樣的緊急通知,經常忙到凌晨三四點才能回到住處休息。
由于隔離區的工作要求,護士趙梓萱每天清晨5點就要起床,穿好防護服,為工作做好準備,按時發放三餐、幫助隔離人員解決各種問題,安撫他們的情緒。時間長了,隔離人員也和趙梓萱親近了許多。因為看不到趙梓萱的臉,很多人都稱她是“看不見臉的朋友”。
從3月27日開始,護士趙博和兩名隊友被分到一個隔離賓館工作,負責隔離人員采集核酸、體溫測量、健康狀況詢問和登記信息等工作。身著白色的防護服,她們每天穿梭于各樓層,有時顧不上吃飯、喝水。一輪核酸采集下來,防護服里的衣服已經濕透。
遼源市中醫院副院長于麗杰介紹,每當聽到長春市民暖心的話語和祝福,工作再苦再累都值得,相信通過攜手抗疫,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