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在线-色综合视频网-色综合视频-色综合色综合网色综合-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国产精品一二三

打造“梨樹模式”升級版——我省推進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紀實

作者:閆虹瑾   更新時間:2022-05-03 09:10   來源:吉林日報—大吉網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春風起,農事忙。走進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免耕播種機轟鳴作響,油黑的土地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秸稈碎屑,廣袤的黑土地上生機無限。

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視察時,專程到梨樹縣察看黑土層土質培養和玉米長勢。他語重心長地說:“東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是‘黃金玉米帶’‘大豆之鄉’,黑土高產豐產同時也面臨著土地肥力透支的問題。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留給子孫后代。梨樹模式值得總結和推廣。”

牢記囑托、不負期望。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方向,我省高度重視,綜合施策,在46個縣市區全面展開工作。2021年,我省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2875萬畝,穩居全國首位。2022年,我省優化提升“梨樹模式”,保護性耕作面積力爭達到3200萬畝。

農機與科技融合

大糧倉永續利用

2020年7月以來,我省黑土地保護明顯提速。省里成立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的黑土地保護領導小組,頒布實施了全國首部地方性法規《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確定了每年7月22日為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日,制定10個方面38條具體措施,推進人才、資金、項目等向黑土地保護聚集。

“5年啦!咱們合作社承包的1000余公頃土地,全部采用保護性耕作種植方式,從開始的‘大壟雙行’到現在的‘梨樹模式’農機和農藝相結合,增產效果越來越明顯。” 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鳳香笑著對記者說。

“‘梨樹模式’通過玉米秸稈全覆蓋免耕技術,多覆蓋、少動土,保護黑土地。”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說,過去農民種一季玉米,地要反復整、壓4次,破壞了黑土層的結構。現在用上免耕播種機,實現了秸稈覆蓋、條帶休耕的機械化種植,清理秸稈、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一次作業就全完成。

2021年,梨樹縣率先打造“梨樹模式”升級版,以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為實施主體,打破農戶間土地界限,以300公頃土地相對集中連片為一個單元,全程機械化操作,最大限度發揮農機具作用,整縣推進實施“梨樹模式”。

農民真真正正地成為了黑土地保護利用的受益者。

“邊種邊養,秸稈粉碎爛了之后地不干,保水保肥保墑,防病蟲草害,黑土層厚,根也扎得深了,抗倒性也強了,在干旱年景每公頃玉米產量比傳統種法能增加10%左右。”梨樹縣宏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文鏑說,這方法科學有效還給補助,當然首選啦!

“今年,12億元保護性耕作補貼已提前撥付到全省各地,按照玉米秸稈覆蓋量60%以上、30%-60%、30%以下,劃分為每畝補貼不超過100元、80元和40元3個標準。”省農業農村廳農機處副處長王雷說。

在措施保障方面,我省啟動了農業機械化智慧云平臺保護性耕作作業監測,免耕播種機安裝實時監測設備并同步上傳,固化保護性耕作地理坐標,實現全省統一管理。

截至目前,我省免耕播種機保有量達到3.5萬臺,保護性耕作整體推進縣15個,高標準示范應用基地62個,實現適宜區域全覆蓋。

“黑土糧倉”科技會戰

典型示范加速推廣

在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指揮中心大屏上,梨樹縣41個點的土地監測情況一目了然。省內外農業專家在線服務,實時給出指導意見,第一時間發送到農民手機里。如今,梨樹縣以實驗站為平臺,匯聚了多所高校、科研機構以及國外的專家學者共同開展科研工作,科研人員達130人,每年完成10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和近20項試驗研究項目。

2021年,我省率先在東北四省區與中科院簽訂框架協議,全面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在農安、梨樹、鎮賚建設3個萬畝級核心示范基地,同步推進30個千畝級輻射示范基地,形成梯次跟進示范推廣體系。在梨樹全縣范圍內全面實施“田長制”管理機制,打造黑土地保護示范樣板。

把科研人員論文寫在梨樹大地上。依托強大科研優勢,我省建立了全國首家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院士工作站,打通創新成果研發、轉化、應用鏈條,推進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東北黑土地研究院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同時,連續舉辦五屆“梨樹黑土地論壇”。

實施“百千萬”引領行動,扶持培育100個社會化服務組織、1000個示范樣板村、1萬個新型經營主體。

通過探索研究,我省構建起東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質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的保護路徑,探索形成了秸稈覆蓋還田、深翻還田、碎混還田、米豆輪作、水肥一體化等黑土地保護模式,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

“今年,我省將建設黑土地保護‘一張圖’大數據管理平臺,構建天空地立體監測與預警體系,探索實施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優化提升‘梨樹模式’, 確保推廣面積落地落實。” 省農業農村廳黑土地保護管理處副處長于成龍說,預計到“十四五”末期,我省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4000萬畝,占全省適宜區70%。

記者手記: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黑土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飯碗田”。

2019年以來,我省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每年新增1000萬畝以上,實現“三連增”“三跨越”。2021年,梨樹示范基地玉米畝產達到1077公斤,創東北地區高產紀錄。

從“南糧北調”到“北糧南運”,我省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責任。怎樣用可持續的觀念來看待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調好“用地”與“養地”的辯證關系,“梨樹模式”為我國黑土地保護貢獻了“吉林方案”。

作者:閆虹瑾
編輯:秦楚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可爱的萝拉| 小涛讲电影| 香蜜沉沉烬如霜吻戏| 电影你不要走| 熊出没在线播放| 关琳个人资料简介图片| 宋允雅| 印度电影《希努》| angelina全集在线观看| 水鬼电影| 克蕾曼丝·波西| 红色娘子军歌词| 李修蒙出生年月| 狂野时代| 浙江卫视回放观看入口| city of stars歌词| 李泽峰| 妙探出差3| 《侏罗纪公园1》电影免费观看| 光明力量2古代封印攻略| 永远少年电影免费播放| 沈月个人简介| 车仁表图片| 甜蜜宝贝 电影| 拇指姑娘故事完整版| 美女绳奴隶| 部队换季保养广播稿| 海南岛全景图| 我的奇妙男友2|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论文| 简西摩尔| 狂野殴美激情性bbbbbb| 女人 电影| 电影《上一当》| 蜘蛛侠5| 亚洲理伦| 十大名茶排名表| 经视直播| 张颜齐| av午夜| 简单的应急预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