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形勢好轉,“五角星志愿者服務小隊”也結束了抗疫志愿服務的使命,隊員們開始陸續返回自己的本職崗位。“踏雪而來,立夏而歸,我們勝利了!再見,我的戰友們……”小隊的微信群這兩天一直持續著依依不舍的告別。
“五角星志愿者服務小隊”的發起者,是高中秋和他的妻子小倩。他們是長春市南關區長通街道東萊南街社區內一家菜鳥驛站的經營者。
3月初,當疫情暴發時,夫妻倆看到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忙于核酸檢測和物資保供任務,決定志愿出戰。“社區所轄東灣半島A區,居民有1.3萬余人,但社區網格長僅有5人,根本忙不過來。”高中秋對記者說。
夫妻倆組建起一個“五角星志愿者服務小隊”。他們將自己的快遞點“菜鳥驛站”臨時改成了抗疫“前哨站”,用來作為志愿者集合場地和抗疫物資存放點,并將平時送快遞的3輛摩托車用作物資運輸車。
保衛家園,匹夫有責。高中秋成立“五角星志愿者服務小隊”的消息,在社區微信群里傳了開來。很快,這個服務小隊從最早的5人,發展至200多人。這其中有退役軍人,有黨員,有老師,還有許多省直單位下沉的機關干部。吉林省商務廳黨員陳明輝作為“東灣半島臨時黨支部”抗疫突擊隊成員又加入了“五角星志愿者服務小隊”,他大力倡導科學抗疫,提醒志愿者做好自身防護,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服務廣大居民,并主動承擔了一棟樓130多戶的志愿服務任務。
作為隊長的高中秋和小倩,分工明確。一人主內,溝通各方信息,做好登記,協調發放物資。一人主外,組織人員,運送物資,為醫護開展核酸提供服務,奔走于小區22個樓棟之間。兩人幾乎天天都忙到深夜,凌晨又要早起著手一天的志愿服務工作,比起疫情前“菜鳥驛站”收發快遞包裹,更加忙碌。因此,二人不得不將2歲的兒子送到父母家照看。
如今,小隊中的成員們各自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軌跡,高中秋和小倩也到父母家接回了孩子。生活恢復了平靜,但回想起過去這段抗疫的日子,兩個人感慨不已:“為了如今這種平靜的生活,很多人都在努力和奮斗。我們參與其中,并親眼目睹了很多人迎難而上、勇毅前行的故事,雖然付出了一些辛苦,但這是我們保衛家園應盡的一份責任。”
作者: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