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松原市建市三十周年。建市三十年來,風華正茂、活力無限的年輕城市,堅決落實黨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搶抓機遇、埋頭發展,全市上下呈現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政通人和的喜人局面。近五年來,更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松原發展很有潛力”的殷切囑托,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在推進松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回顧這五年來,經濟下行的壓力、疫情的考驗、脫貧攻堅的大考……松原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竭盡全力戰困難,一心一意謀發展,贏得了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交上了脫貧攻堅合格答卷,守住了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辦成了很多群眾期盼的實事,破解了一些困擾多年的難事,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破冰前行,取得了諸多可圈可點的成績。
綜合實力不斷提升
松原既是石油資源城市,也是農業大市。近年來,該市積極推動經濟轉型發展,構筑起多元產業發展的格局。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地方級財政收入等主要指標增速均居全省上游,經濟總量也提升至全省第三位。
五年來,松原市積極推動轉型,新舊動能轉換提速,累計建設5000萬元以上項目856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躍居全省前列;工業轉型步伐加快,嘉吉200萬噸玉米深加工擴能、飛達杭蕭裝配式建筑制造等一大批項目建成投產,吉林油田風光發電、山鷹環保造紙等百億級項目落地建設;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糧食產量連續十年超過140億斤、穩居全省第二位,全省鄉村振興現場會在松原召開;服務業提檔升級,生態旅游、現代物流、直播電商等產業成為新的增長點;發展活力競相迸發,黨政機構改革、油田“四供一業”移交全面完成,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四無”車輛治理走在全省前列,千余項政務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各類市場主體凈增10萬戶,“五個合作”成果豐碩,對外貿易實現增速、總量“雙提升”。
城鄉建設提檔升級
土生土長的松原人見證了松原的成長和變化。每一條新修的道路、每一片新開發的小區、每一座新建設的橋梁、每一個新建的公園……每一天,這座城市都在變大、變美。
近年來,松原的城市建設不斷提檔升級,城市環境更加優化,基礎建設更加注重細節,城市管理更加貼近民心。市六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里,松原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由67平方公里擴大到8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到46.9%。累計投資160億元,實施路橋、供水、排水、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基礎設施工程317個,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縣城和小城鎮更加干凈宜居,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5個百分點。
五年來,全市農村硬化路、動力電、通訊網絡、有線電視實現“村村通”,垃圾收轉運體系實現全覆蓋,鄉容村貌發生歷史性改觀。
在加快城市建設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國考斷面水質、土壤安全利用率、空氣優良指數等各項指標都達到優秀。百萬畝造林、百湖水系連通、百萬畝草原濕地修復等行動更是實效明顯,城鄉生活環境更加宜居。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發展為了人民。松原市連續多年實施民生行動計劃,累計完成530件民生實事,切切實實為人民辦了很多好事。
五年來,松原市民生支出占到全市財政支出總量的86.4%左右。省級貧困縣長嶺縣順利摘帽,全市16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7.2萬名貧困群眾全部脫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經濟增速,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以內,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事業全面進步。妥善應對地震、臺風和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
五年來,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持續拓展,進入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更加完善,文化惠民、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法治松原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平安松原建設取得重要成果,連續41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獲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
五年砥礪奮進,換來成績斐然。未來五年,是松原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五年,松原市將抓住用好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堅持農業穩市、生態立市、工業興市、能源強市,把松原打造成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市、北方生態旅游名城、東北新型工業基地和國家級綠色能源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