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模修車間工長牟少志,十余年扎根生產一線,通過自己的努力,迅速成為公司最年輕的模修技師,先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獲得環球時報年度創新人物、中央企業勞動模范、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牟少志時刻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敢為人先的態度、奮發拼搏的實際行動,不斷攻克生產難題。高爾夫6翼子板生產中墊料屑一直是制約產能的瓶頸,他憑借著認真鉆研的工作態度,細心分析從拉延到整形共六道工序的特點,采取鈍角修邊、降低二次切削、分段修邊等方法,將千件停臺由35分減少到3分鐘,返修品減少到0.5%件,年產能提高23040件,返修成本節約5.4萬元。B8頂蓋模具轉線生產,由于模具結構與壓機不匹配,造成模具無法在專線設備上安裝,牟少志提出利用報廢模具墊板對其進行改造,實現頂蓋六套模具的成功轉線,使報廢模具煥發生機,確保公司在有限的條件下持續增產突破。
在“創新驅動”“工業強國”的號召下,牟少志不放棄生產現場的任何改進和創新機會。模具維修的“關鍵核心技術”是快速維修和質量改進,牟少志經過實地研究,積極探索用數字化設備輔助模具維修及質量改進,有效預測出模具改動的風險系數,制定準確的整改措施。新寶來翼子板模具成型區域極為復雜,燈口處坑屬于B類缺陷,他首次嘗試掃描制件型面與模具型面相對比的方法,避免方向錯誤帶來型面扭曲變形的風險,經過數字化掃描、網格試驗等方法的輔助,成功實現制件缺陷的優化,返修率由最高時的67%降到0.03%,年節約返修成本30.5萬元,開辟了模具數字化維修的新思路。
牟少志時刻將黨的宗旨牢記于心,并體現在行動上,積極帶動周圍職工群眾進步,在企業生產經營中不斷發揮引領作用。在人才培養上,為公司五大生產基地培養模修工80余人,其中獲評全國技術能手2人、長春工匠3人、省級以上技術能手20多人;在創新成果上,累計實現各類發明創造10余項,轉化應用成果8項,已申請發明專利6項,發表技術論文5篇,每年為公司節創價值500萬元以上。
這就是牟少志,在平凡的崗位上,以一名共產黨員、工匠、勞模的身份,為汽車事業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