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張海軍從吉林大學研究生畢業后,毅然決然地選擇農業科技戰線,決心扎根農村、服務農民。在省農業農村廳,他充分發揮農學專業特長,做農業科技的“知心人”,一干就是11年。
為破解科技人員分兵作戰這一難題,張海軍積極與省農科院、吉林農大等單位專家溝通,向他們取經,嘮家常、摸問題、找思路、尋辦法,大家發揮各自優勢,在玉米、水稻、大豆、薯類、人參、果蔬、漁業等10個重點產業開展聯合攻關,蹚出一條廣受農民喜愛的吉林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發展新路子。
在張海軍的組織帶領下,4年來共培訓農技人員和農民近3萬人,輻射帶動30余萬人,主推農業實用技術100項、主導品種300個左右,促進農民增收超過1億元。他極力推薦的玉米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和米豆輪作條件下大豆高產栽培技術,被遴選為2021年全國農業主推技術,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參加工作以來,張海軍不畏酷暑嚴寒,深入田間地頭,下鄉送科技、送技術、送服務達400多次,走遍全省農業縣市,成了農技人員和農民交口稱贊的“貼心人”。2019年,連續數月加班加點高強度工作后,他突感心臟不適,被送去醫院急救??伤苑判牟幌鹿ぷ?,3天后就回到單位繼續做調研、謀思路、寫方案,帶病連續奮戰6個晝夜,申請到國家重大農業技術協同推廣試點項目資金2000萬元。為做好玉米、水稻、大豆、雜糧雜豆和人參等產業試點,他從零做起,摸著石頭過河,成功探索出行政推廣“雙首席”制度。
如何讓農民開眼界、長見識、學本領、懂科技,輻射帶動更多周邊群眾脫貧致富?張海軍每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他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創新出了送農民出國培訓的“吉林模式”。大規模農民出國培訓,這事在全國開了先河,并得到農業農村部和相關部門的高度肯定。
2019年,張海軍組織16名優秀農民赴法學習交流。回國后,他積極為出國農民產業發展出謀劃策,牽頭成立“吉林赴法學員創新創業聯盟”,共開展后續跟蹤回訪15次,幫助學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抱團取暖,學員的整體收益比赴法前增加近5倍。為進一步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張海軍還積極邀請荷蘭、法國、日本等國專家來吉林講學培訓,為農民從事農事生產、企業管理和產業發展傳經送寶。
2020年,張海軍牽頭組織全省第9屆優質食味水稻品種鑒評活動,全方位推介優質米品種,助力“吉林大米”品牌打造和鄉村產業振興。2021年初,備春耕期間,他組織生產指導服務組9個、科技小分隊198個、專家565名深入全省農村開展科教服務活動,培訓指導226萬人次。
多年的奮斗拼搏,讓張海軍獲得全國農業農村系統先進個人、全國首屆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等榮譽,他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青年共產黨人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