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入基層,扎根一線,先后參與研發“復興號”時速350公里動車組、“復興號”時速250公里動車組、跨國互聯互通時速400公里高速動車組等項目的研制工作,主持京張高鐵及復興號智能動車組網絡系統及智能運維系統的研發工作。他就是32歲的王中堯,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總體研發部副部長。
2014年大學畢業后,王中堯被派往鐵路客車售后服務部大連服務站,負責CRH380型動車組的日常維保工作。每天晝伏夜出,但他始終保持求知探索的心態,通過故障排查以及技術整改等工作執行,對車輛整體布局有了直觀認知,熟悉并掌握了關鍵系統的邏輯與原理。
2015年11月,作為維保小組組長,王中堯負責首列“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的型式試驗及運用考核的檢修維護工作。他帶領維保團隊和配套供應商保障了首列標動60萬公里運用考核、時速420公里會車試驗等突破性任務,為“復興號”馳騁在祖國大地貢獻了青春力量。
2016年底,王中堯由鐵路售后服務部調入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電氣研發部,開始動車組網絡系統研發工作,逐漸從一名年輕的設計師成長為專業負責人,并與團隊一起出色完成了我國動車組人機接口單元、列車網絡控制系統的自主編程工作,以積極的作為、踏實的行動踐行了“自主創新,深度掌控,正向設計,根在長客”的發展理念。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順利承辦,公司也開始了京張高鐵項目的研發工作。作為京張高鐵的網絡系統專業負責人,王中堯帶領網絡研發團隊通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風雨兼程,用破紀錄的5天時間完成列調工序,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有人值守的自動駕駛、無接觸網下的應急自走行、制動防凍結控制等新功能,為后續智能動車組研制奠定基礎。
PHM技術作為全壽命周期運維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是公司實現結構性產品向功能性產品過渡的重要一環。王中堯帶領平均年齡僅28歲的研發團隊實現了PHM系統車載模型自主研發,建立標準化研發流程,將PHM系統轉化為動車組關鍵系統之一,實現研究與工程化應用的并行推進。
2021年6月25日,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研制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在京滬、京廣、京哈等高鐵線路上正式亮相。王中堯作為智能動車組上線包保任務的后備干部及智能動車組智能運維系統負責人,承擔了雙倍的責任與壓力。在智能動車組北京朝陽服務站包保期間,他多次前往上海,開展用戶對接和系統問題處置等工作,每次完成任務后又連夜趕回北京,繼續執行5204車組的包保任務。
“能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動車組平穩運營出一份力,是我的榮幸。而保障動車組具有良好的運用狀態,更是我們高鐵青年的使命?!蓖踔袌虮硎?,他將為擦亮中國高鐵“金名片”繼續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