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上海商會向遼源營商環境辦發來感謝函,對遼源市為解決企業家后顧之憂,給招商引資企業提供安心發展的環境表示感謝,愿意將這樣的經歷分享給在吉的上海企業和其他外埠商會。
一件小事,折射出遼源市營商環境改革帶來的成效。近年來,遼源市不斷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給市場主體帶來的便利和舒心,讓企業信心指數不斷攀升。據了解,在全省民營企業評議政府服務中,遼源市連續兩年被評為全省最好地區之一。
問題導向,改革破題。遼源市委七屆七次、八次會議提出以營商環境改革為重點的“五大改革”。市委、市政府等各級領導通過開展各類營商環境問題調研,聽取企業意見建議,梳理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政務服務質效不高、行政執法檢查不規范、行政事業收費不透明、水電氣熱報裝環節多等堵點難點問題。市營商環境辦堅持問題導向,連續兩年制定營商環境改革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確定了不動產登記、公積金貸款速度國內領先、水電氣熱報裝省內時限最短、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最優等42項創新舉措和132個具體改革任務,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建設、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和規范行政監管執法水平,推進“有為政府”“有效市場”建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目標導向,改革賦能。放寬市場準入,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天,免費提供“五章一盤”。解決融資難題,召開政銀企對接會議,推廣“吉企銀通”“信易貸”平臺應用,累計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57億元。提供人力資源保障,精準對接全市專業人才需求,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06場,累計提供7.7萬余個崗位。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水氣報裝實行“三零服務”(咨詢費、工本費和手續費)、取消供熱配套費,轉供主體向工商業戶退還電價降價紅利586余萬元。加快項目審批,實行聯合會商、并聯審批、聯合驗收,8類工程建設項目合計總審批時限由355個工作日壓縮為255個工作日,壓縮率為28.2%。提升審批服務效率,全市72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時限由565個工作日壓縮為326個工作日,壓縮率為42.3%。強化執法監管,發布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進跨部門聯合執法、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推動行政執法檢查備案智能化改革,確保涉企監管“無處不在”又“無事不擾”。推動數字賦能,公積金、不動產交易數據共享應用場景收錄到國家深化“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經驗100例中,公積金貸款由原來的50分鐘提速到19分鐘,速度全國領先。
效果導向,釋放紅利。建立四級書記抓營商環境工作機制,將軟環境建設領導小組升格為市營商環境建設領導小組。在《遼源日報》和市政府門戶網站上公開市縣(區)兩級黨委書記郵箱和書記信箱,設立營商環境問題書記直達通道。創新組建“遼源市政企互動微信交流群”,市政府主要領導、各縣(區)、42個政府部門和各類市場主體在線互動,建立企業困難問題快速解決機制。疫情防控期間,眾多企業面臨原材料運輸不暢、員工出行困難等影響生產經營的問題,市營商環境辦以24小時在線、快速受理、秒辦秒回應、跟蹤反饋的全流程服務模式,積極與各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及時為重點企業辦理車輛通行證、解決重點人群行程碼異常問題,解決企業燃眉之急,助力復工復產。目前,群內420余人在線互動,及時發布各類涉企政策信息200余條,收集解決企業困難問題160余個,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良好的營商環境,有效激發了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截至2022年9月末,遼源實有市場主體105992戶,比上年同期增長7.50%,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