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在线-色综合视频网-色综合视频-色综合色综合网色综合-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国产精品一二三

蹲點筆記|水稻田里覓科技

作者:孫翠翠   更新時間:2023-06-19 08:01   來源:吉林日報—大吉網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隨后,我省召開“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啟動大會,全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到2035年糧食產能跨上千億斤臺階。

產能提升從何而來?千億斤目標怎樣實現?近日,記者蹲點我省水稻第一大縣——鎮賚,感受一場來自水稻田里的“科技增糧”大戰。

三代科研人的堅守

鹽堿地上“種”出水稻第一大縣

誰能想到,已連續5年在我省奪得水稻產量第一的鎮賚縣,種稻歷史還不足40年。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大片大片的稻田,在35年前竟是連野草都難以茁壯的鹽堿灘。

35年,鎮賚縣靠什么換來這樣的巨變?

靠科技!

正值六月,鎮賚縣嘎什根鄉一望無垠的水稻田里,稻苗正茁壯成長。

1.8萬公頃!

如此種植規模,讓嘎什根鄉成為吉林省水稻第一大鄉。

全省第一,并不是嘎什根鄉的最終目標,有縣委、縣政府的科學規劃和支持做底氣,有省農科院專家團隊雄厚的科技力量支撐,嘎什根鄉有信心在水稻產量和質量上領跑全國。

“嘎什根鄉是鎮賚縣水稻產業發展的起點,是三代科研人的接力戰,也是政府與科研單位合作的結果?!笔∞r科院進駐嘎什根鄉第三代科研人員帶頭人侯立剛介紹說,1988年,第一代水稻專家進駐嘎什根鄉時,那里土壤鹽堿化嚴重,又經常受內澇影響,農民在鹽堿度相對低的地方種植玉米等旱田作物。低產甚至絕收,導致嘎什根鄉非常貧窮。專家們實施旱田改水田,用“馬糞調酸法”調節土壤鹽堿度,解決鹽堿土壤育苗難問題,又引種“長白9號”等耐鹽堿品種,配以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在嘎什根鄉實施“以稻治澇、以稻治堿”種出了第一批水稻。嘗到種稻的甜頭后,嘎什根鄉及鎮賚東部各鄉鎮開始大面積開墾并以種稻的方式改良周邊的鹽堿土地。

一代接一代的科研人靠扎扎實實的科技創新,在鎮賚的大地上破解了我省西部鹽堿地變“米糧川”的三個瓶頸:以水壓鹽堿洗鹽堿,把“不毛之地”改成了良田。小拱棚育苗,解決庭院不能育苗問題。大中棚+搶早育苗,解決鎮賚縣不能種植中晚熟品種的問題,達到水稻高產和高品質效果。

如今,鎮賚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擴大至305萬畝,其中水稻面積占一半以上。水稻產量持續穏定在20億斤左右,比1988年增加了1.4萬多倍。水稻單產也由畝產300公斤增加到當前的651公斤,超級稻單產突破760公斤。

據了解,鎮賚縣正在實施“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整治”國家試點項目,計劃新增耕地12.35萬畝,增加糧食產量6萬噸。

院地合作再挖潛力

水稻產量大縣躍升水稻強縣

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鎮賚應該作出怎樣的貢獻?鎮賚的增糧潛力從何而來?

鎮賚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縣委縣政府給出了堅定的方向和答案:

建設全省水稻第一強縣!實現水稻產量、質量、效益同步提升!

增糧潛力仍然在科技!

2023年,鎮賚縣與省農科院簽訂了共建、共享科技成果的戰略合作協議。試驗站、示范田、科技小院在鎮賚縣越來越多。省農科院還將科研人員派駐到縣里掛職副縣長、副鎮長,以及到村里任駐村第一書記。

農業發展靠科技在鎮賚縣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

在大屯鎮大官村,英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450公頃蟹稻共養田里,田間氣象站、5G監測系統等讓這片普通水稻田科技感拉滿。

“向土地要糧有限,向科技要糧無限。”70多歲的合作社負責人任志國笑著說。

“80后”科研人員馬巍已經進駐鎮賚縣9個年頭了,鎮賚縣的種稻大戶,沒有不認識他的。

“我們有多依賴馬???春天馬巍不來講課,我們就不敢下種,生怕哪個環節沒做好,影響了產量?!比螄鴱娬f,馬巍一年在村子里要住上200多天,下田的時間比普通農戶更多,每年夏天都得曬脫一層皮。

馬巍像一座橋,一頭連著農戶,一頭連著農科院。最優良的品種、最先進的技術、最前沿的理念總是被第一時間送到鎮賚縣的田間地頭。

“吉粳816”剛被評為全國食味金獎品種,鎮賚縣已經有了大面積的“吉粳816”水稻,這讓整個鎮賚大米的食味品質大幅度提升。

育苗大棚里,激光輻照補光技術讓稻苗更壯更健康,為高產和少肥少藥奠定基礎。

插秧時節,缽體育苗有序機拋技術讓水稻從大棚到水田,實現“零緩苗”,抓緊每一次光照,努力生長成熟。

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等技術不僅讓肥力持久,還節省了30%的肥,節省成本的同時讓水稻更綠色。

有了科技支撐,鎮賚縣放開了手腳:

良田建設、鹽堿地綜合利用、水利保障、種業振興、農業機械化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育、智慧農業建設、產糧大縣振興,各項舉措又好又快地向前推進。

引入國際科技力量

以水稻產業引領全面振興

6月初,2023年優質粳稻國際研討會暨吉林省第十屆優質食味水稻新品種鑒評會在鎮賚縣召開。兩位院士與兩位國際友人分享了水稻國際、國內發展現狀和未來方向,并參觀了鎮賚縣的水稻產業。

“這種規格的大會,我們每年都要辦,還要一年比一年辦得好。”鎮賚縣委書記劉振興心有藍圖。鎮賚縣要借助國際、國內頂級專家的力量,把人才和技術引進來,讓產品走出去。

好品種、好技術,再加上鹽堿地所特有的“處女地”“弱堿性”等特性,鎮賚大米于2017年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包括任志國的“老任頭”以及在全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的“夢香灣”等品牌,都得到有機認證和綠色認證,鎮賚大米已經成為吉林大米這張遠近聞名“白金名片”的西部代表。

“我們的大米遠銷國內17個省份和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奔趾糜戡F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巖介紹,如今的鎮賚縣,以好雨米業為龍頭的稻米加工企業已有50多家。所生產的糙米、米粉、米線等產品不斷提升著水稻種植的附加值。

劉振興介紹,2022年,鎮賚縣實現農業總產值90.8億元、同比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605元、同比增長8%?!八井a量大縣”已遠遠滿足不了鎮賚的高質量發展需求,縣委、縣政府提出“三雙一旅”的新戰略,以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和撬動鎮賚縣的全面振興。

政府的決心與政策,科技的創新與底氣,農人的信心與干勁兒,匯聚為更為強大的力量,推動我省水稻第一大縣,在產量高地之上鍛造高質量發展的“鎮賚模式”。


作者:孫翠翠
編輯:馬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嘉欣| 被打屁股视频| 色在线播放| russian institute| 胖猫图片| 电影白上之黑| 张俪eyely|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肮脏| 《无人生还》电影在线观看| 英雄第二季| 《一生一世》免费观看完整版| 捆绑上天堂电影| 九龙城寨在线观看| 袁雨萱| 鬼迷心窍 歌词| 黄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2025最火情侣头像| 八仙过海 电影| 女寝还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反思| 熊竹英| 王盼盼| 凯特摩丝| 吴婷个人资料及照片| 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蜜臀av| 98372电影| 北京卫视今晚的电视剧是什么| 韩国电影《真相迷途》演员表| 八月照相馆| 吸痰护理ppt课件| 黄网站在线免费| 九龙城寨在线观看| cctv五+频道在线直播节目单| 我姥爷1945之绝命枪演员表| 6夜间飞行的秘密| 病毒感染血常规有什么异常| 真正的正义韩国电影| 只园| 碧血蓝天| 韩国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