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來跳舞,寶寶和媽媽來跳舞;拍拍手,搖搖手,抱起寶寶轉一圈。”“還有沒有要來找老師轉一圈的寶寶呀?”一陣歡快的音樂響起,小朋友們紛紛來到老師身邊,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傳遞出幸福的味道……
近日,記者來到長春市二道區榮光街道豐泰社區,恰逢這里每周兩次的公益早教活動,2樓的教室內,近20位家長陪同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隨著音樂律動、認知物體和顏色。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的公益早教服務,這不就是我們‘寶爸’‘寶媽’們一直想要的幸福嘛。”來參加活動的一凡媽媽笑著對記者說。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朋友一凡的媽媽通過社區微信群了解到這里有早教項目的,也才有了第一次體驗。
“剛開始,一凡見到老師和其他小朋友會很羞澀,但隨著參加活動次數增多,便開始喜歡上這里的個小朋友和老師,會主動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離開時也會跟大家說‘拜拜’”。看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一凡媽媽高興得合不攏嘴:“每次早教課我們都會來,老師會發現每一個孩子的變化,鼓勵孩子,一凡現在回到家里,還經常模仿老師,別提多有意思了。”
記者了解到,通過與長春市婦聯合作,豐泰社區設立“360早教課”已經4年,共開辦55期,服務人次達1600余人,受益家庭210余組。
走出早教室,記者在旁邊看到,有一間200多平方米的室內科普體驗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里惠及的是更多的“大孩子”。向館內望去,里面擺放著一個個實驗器材和各式各樣的模具,還配備了“半導體溫差發電”“手電池”“雅各布天梯”等壁掛式科普實驗器具,蝴蝶、植物標本,以及天文望遠鏡等。
“好球!這個打得真好。”接連的叫好聲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聲音來自社區1樓的活動室內,兩位阿姨正在這里打乒乓球。見到記者,一位阿姨放下球拍來走上前說道:“我們社區有各種活動室,打乒乓球、打撲克、下象棋、唱歌跳舞,老年人聚在一起,特別熱鬧。”阿姨名叫王作清,她每天都來活動室打乒乓球,一晃有5年了,退休前周末過來,退休了每天都來。
“我們現在沒啥事就愿意來社區溜達溜達,有時候打會乒乓球,有時候找小王嘮會嗑,我這身體情況,小王比我自己記得都清楚。” 一旁的劉淑清阿姨正和幾位老姐妹圍坐一圈,與網格員王菲愉快地聊著天。
劉阿姨和記者拉起了家常。“我們社區對老年人的服務真是太細致了,在沒有電梯間的樓道里安了座椅,上下樓累了可以歇歇腳,還在電梯間下樓的地方安了扶手,想得特別周到。這些老鄰居都說,現在日子越來越舒服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兩位阿姨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了豐泰社區下轄的櫻花苑和桂花苑小區。記者發現,劉阿姨提及的變化隨處可見,小區內道路平整,人車分流,照明設施完好,標識清晰,主要出入口都有救護車專用通道,很多地方都進行了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老人們出行十分安全。
不知不覺中,已臨近中午時分,櫻花苑小區內的業主食堂傳出陣陣香氣。食堂內,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已經擺放整齊,一旁裝好的飯菜 “整裝待發”。
“這些是今天上午接到的訂單,一會就有專門人員給送餐到家。”業主食堂負責人介紹說,“我們每天都會在業主群內分享當日食譜,許多年輕人會給在家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訂餐,也有許多選擇到餐廳就餐的。午餐提供六菜一湯,價格才13元一位,針對60歲以上的老人,午餐只收費10元,早晚兩餐也有打折優惠。”
豐泰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社區現有60歲以上老人1300余人,12歲以下兒童近700人。結合實際,針對不同年齡段所需,社區開設了樂趣啟蒙類、樂智成長類、樂享生活類、樂齡養老類4大類21項活動,已經形成了從早教到養老全覆蓋的“一條龍”服務。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什么是“一老一小”滿滿的幸福?豐泰社區這一份“老”與“小”的民生情懷,正是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