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要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促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新征程上,我們要把終身學習理念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積極促進大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不斷自我更新,優化知識結構,為未來的職業發展、人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更好滿足社會對于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更好做黨和國家事業的棟梁。
終身學習是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面向未來,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基本路徑,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切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高校要站在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的戰略高度,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教育的生命線,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要為促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貢獻力量,彰顯高校軟硬件優勢,把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作為重要任務。據測算,我國目前的教育強國指數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進步最快的國家。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將擔負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角色”。只有在大學時期就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才能一直保持孜孜不倦的學習習慣并不斷提升素質,持續適應“角色要求”。大學生也是社會中最具有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始終保持進取心,增強學習動力,葆有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才能不斷探索世界,不斷自我更新,在矢志奉獻黨和人民事業中實現自我價值和人生理想。
一體謀劃,統籌推進,把終身學習理念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讓終身學習理念深入青年學子心中。一是與新生入學后的各項教育特別是大學生生涯教育結合起來。讓新生一入高校門就認識到,只有在大學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才能夠具備適應社會、適應就業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夠始終保持與世界的對話,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提高綜合素質,應對未來挑戰。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明確未來人生發展方向,樹立遠大的理想,把掌握終身學習技能作為大學時代努力目標之一。二是與大學思政課結合起來。把終身學習融入到思政課體系內,作為思政課重要內容,通過理論和實踐多重維度強化大學生對“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的認識,幫助大學探索形成符合自身特點、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正確的價值觀引領,讓每個大學生將終身學習理念內化于心,轉化為孜孜以求、不斷進步的強大動力。三是與大學校園文化活動結合起來。通過同齡人互相啟迪、互相激勵,讓知識正以驚人速度更新迭代、不學習將很快被時代淘汰成為同學們的共識,以先進帶后進,讓部分有認識誤區的同學不再把學習當成負擔,實現快樂的學習、有目的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可持續的學習。
把終身學習理念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教師起著關鍵作用。一是教師要實現自身角色轉變。培養具有創新創造能力的終身學習者,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格外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援助者,即從“教”轉向“幫”,幫助學生解答學習疑難,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提供中肯的學習評價意見等。其中特別要注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二是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的榜樣。善于應用已掌握的知識,并具有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能力;設計優化終身學習規劃,并腳踏實地逐步兌現;不斷更新知識儲備,使自己能夠時刻站在時代的前沿;強化在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學習探索,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終身學習教育。
把終身學習理念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需要高校強化相關工作保障。一是優化調整教學目標,調整完善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個性要求設計課程。二是調整教學組織形式,重點放在培養學生主動性學習和探究知識的能力上。比如開展小組討論和辯論,布置學生自己去尋找資料、組織資料并做匯報,組織課后的非正式研討等。三是調整評價方式,讓發展性評價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不再簡單強調一次性學習、考試的成敗,而是關注個體長遠、有質量的發展。改進課程教學的評價方式和標準,對具有跨學科內容的學習、合作學習的成果給予積極鼓勵,讓學生參與自我學習效果的評價。四是選樹學生中終身學習意識濃厚、成績優異的先進典型,發揮其引領示范作用。組織“終身學習主題巡回報告”、主題演講等活動,鼓勵同學之間經常分享學習方法及收獲,強化終身學習的理念。五是進一步推進數字教育,保障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為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