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邊境 記者任勝章)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水利廳結合工作實際,優化政策措施、提升便企服務,在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智慧化等5個方面15項服務事項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落實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制度,清單之外一律不得違法實施行政許可。提升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水平,逐步實現同一水利政務服務事項在各地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深入推進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受理服務模式,完善容缺受理服務機制,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智慧化。提高政務服務數字化水平,全面實現涉企證照電子化,推動水利審批事項通過吉林省網上辦事大廳“吉事辦”移動端審批辦理。強化數據歸集共享,加強數據動態管理,做到共享信息實時更新、應歸盡歸。
縱深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深化水利建設招投標領域改革創新,進一步完善電子招標投標制度規則、技術標準和數據規范,加強水利招標投標過程監督管控。在水土保持重點領域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管機制,注重事前預防,推動省級遙感監管全覆蓋,運用高新技術實現“智慧監管”,加強源頭監管,加強成果共享。推進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進一步提升審批效能。
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事項集成化辦理,從便利企業和群眾辦事角度出發,探索套餐式集成審批,推動關聯性強、辦事需求量大、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強的多個政務服務事項集成化辦理。優化業務流程,減少辦事環節、精簡申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
不斷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深入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審批和監管信息實時共享,探索完善雙隨機抽查機制,減少對守法誠信企業的檢查次數,制定年度抽查計劃,規范雙隨機檢查程序。深化行政檢查執法備案智能管理改革,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從根本上杜絕無證檢查。嚴格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最大限度減少對管理對象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嚴格規范行政裁量權,制定水利行政裁量權基準,規范行政執法,避免執法畸輕畸重。深入開展行政監督檢查,從嚴落實執法責任和監督責任,促進執法能力和水平提升,切實解決便民利企、優化環境方面的重點難點問題。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省水利廳把服務企業與主題教育融合推進,在提升水利營商環境中取得積極成效。為實現一次不用跑的目標,省級水利政務服務事項率先全部實現“全程網辦”,涉企證照已全面電子化,7項審批事項已實現電子文書和電子印章。優化業務流程,精簡三分之一以上申請材料,5項水利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即辦。作為全省首家開通“吉政通”手機客戶端審批服務的單位,極大推動了全省水利項目開工建設。下一步,省水利廳將進一步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落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服務形式,為吉林全面振興、吉林水利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