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英語怎么說這么好,光聽聲音還以為是外國人在說話。在杭州亞運會金華賽區一行中,有這么一個能人,她驚艷了“杭州亞運會倒計時一周年”,一口正宗的“倫敦腔”被央視“名嘴”都點贊!而大家真正被震撼的是在2015年,杭州在土庫曼斯坦申辦亞運會時,她擔任英文陳述人。她就是曾被國家體育總局前局長劉鵬稱贊為“小楊瀾”的陳永馨。
陳永馨出生在杭州,就讀于杭州外國語學校。之后作為小留學生去英國讀書,在英國學習古典舞臺劇,是英國著名主持人的“關門弟子”,她先后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美國、英國等從事新聞工作。回國后,她來到了杭州電視臺綜合頻道國際部,做起了主播、制片人及編導。2020年,她組織創辦了杭州唯一一檔全英文亞運欄目《走近亞運》,節目通過各個國際平臺向世界宣傳杭州,首播就收到了亞奧理事會的表揚函,她還是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杭州站第91棒火炬手。
履歷如此豐富多彩,但現實中的陳永馨卻表現出地道的江南女子的溫婉細膩,知書達理。和她交流不難感受到,她豐富的人文素質和知識儲備。面對記者北方大漢的“東北輸出”,陳永馨“柔情似水般”的告訴著記者她的多彩人生。
陳永馨說:“要想流暢完美的主持,離不開前期的精雕細琢,英文主持不是英文翻譯,每次我拿到主持稿,都會根據在英國多年生活的知識積累,再配合主持場合的氣氛,字斟句酌,潤色成一版在外籍人士聽來最地道、最舒服的稿子。稿子經常要修改十幾遍,讓外籍人士不僅能聽得懂,更要聽的舒服。”
多年古典舞臺劇的學習,不僅讓陳永馨有了一口英語純正發音,還讓她在繁忙的主持工作和不同的主持場景中自由切換。他告訴記者:“亞運會開幕前的兩個月,我白天在主持世界水上運動大會,晚上要到‘小蓮花’彩排開幕式。不同場合運用不同情緒去主持表達,要及時調整自己切換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頻道,要用有儀式感的聲音把整個場子都撐起來。”從土庫曼斯坦申辦亞運會,再到G20峰會、亞運會會徽揭曉儀式、火炬傳遞等都有陳永馨的身影。談到亞運會,陳永馨十分興奮,她說:“能夠代表國家一起去申辦亞運會、參與亞運會是自己的榮幸和驕傲,這段亞運經歷是我人生的寶貴財富,我會好好享受亞運會帶來的美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家鄉杭州,也祝在杭州的運動健兒們賽出佳績。”
陳永馨在和記者交談中,還不忘用自己的經歷勉勵年輕人:“語言的作用是用來表達情感和對方共鳴,語言不是一種死的東西,是真誠的交流。就像其它藝術創作,是沒有公式可循的。我們要把該學的基礎知識學好,做一個有情有義而且內心強大的人。”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特派記者 劉勃 張政 張寬/文 高千惠/視頻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