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4日早上進行的杭州亞運會競走35公里混合團體賽中,中國隊33歲的老將切陽什姐收獲了職業生涯首枚亞運金牌。10月4日晚,在當天亞運會田徑比賽結束后,切陽什姐還將再次登上領獎臺,領取遞補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金牌,這意味著她在同一天收獲了亞運金牌和奧運金牌。
切陽什姐是我國女子競走老將,她在2010年入選國家競走隊集訓隊。2012年,在倫敦奧運會田徑女子20公里競走比賽中,她以1小時25分16秒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歷史性地奪得一枚銅牌。此后,由于在2016年和202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亞軍和冠軍分別被取消成績,切陽什姐時隔11年之后,遞補拿到倫敦奧運金牌。
賽后采訪時,切陽什姐對于遞補奧運金牌比較淡然,“其實這枚獎牌對我來說有沒有都無所謂,甚至感覺不去領獎可能更好。”切陽什姐解釋說,遲到11年的獎牌,對她來說沒有什么意義,“只會給我更大的壓力。”
此前得知拿到遞補的奧運金牌時,切陽什姐直言,她沒有任何心動和期待,既然有這個環節,那就去領吧,“真的意義不大,不會改變我任何的想法,不會改變我的目標。”切陽什姐感慨,反而是這枚亞運會團體金牌給了她更多的信心,“我確實需要站出來,也希望能做更多人的榜樣,讓更多人為中國競走站出來。”
在藏語里,“切陽什姐”代表著幸運和幸福。對于切陽什姐而言,她對于中國競走甚至是中國競技體育的價值,早已超越了獎牌的分量——她是中國體育史上第一位進軍奧運會賽場的藏族運動員,也是第一位站上奧運會領獎臺的藏族運動員,更是第一位三度參加奧運會的藏族運動員。
“我一直以來的想法都是,從領獎臺上走下來,一切都是從零開始。今晚頒獎過后,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我會從頭開始。”切陽什姐說。除了切陽什姐外,還有許多值得尊敬的中國田徑選手在國內外賽場上為國家爭光,他們的努力和成就值得更多人的關注和支持,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田徑隊的輝煌歷史和榮耀時刻,激發人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