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已到尾聲,臨別之際,不少運動員,媒體記者,志愿者胸前的證件掛繩上都別滿了徽章。
整個杭州亞運會期間,互相交換徽章,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每個交換的徽章都將開啟一段國際交流之旅。無論徽章最終去向何方,不變的是心相融愛相加的情誼。真誠、夢想、勇氣將隨著亞運徽章流轉,同愛同在,愛達未來。
“換徽章是一個很好的開啟交流的由頭。陌生人直接可以很自然地開啟一段對話,而不感到尷尬。”亞運會的志愿者們快樂地展示換到的各色徽章。“這個活動促進了我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這也是我們參加杭州亞運會的重要意義之一。”
“我在杭州收獲了分享與認同,徽章是這些珍貴記憶的載體。”鐵人三項運動員吳婉欣說,“我帶了10個中國澳門徽章到淳安,完全不夠分。我喜歡中國風,這里的朋友特意換給我很多國風徽章,即便后來手上徽章已經發完了,還是有人把熊貓徽章送給我,這些經歷讓我很感動。”
跳馬決賽后,記者們將五花八門的徽章送到了體操名將丘索維京娜的手里,以表達對這位傳奇運動員的敬意。可愛的“丘媽”不僅帶著這些徽章出席了個人發布會,也在回國時將這份來自中國的愛打包帶回了她的家鄉。
“我要換的不是徽章,是友誼。”一位馬來西亞自行車運動員覺得交換比直接網購徽章更有意義。“我回國以后,甚至更遠的未來,看到徽章就會想起杭州的朋友們,我會記得你們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