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各類優秀人才集聚四平,助力四平實現高質量發展,四平市日前出臺《英城英才新政十條》,對全市人才政策升級完善,保障人才“引得進、回得來、留得下、用得好”,讓人才在四平安家、安身、安心、安業,為四平發展注入人才動能。
近年來,四平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深入踐行“人才興市”理念,先后組織實施了“人才攻堅計劃”“萬名大學生留平計劃”,引進碩博人才500多人,大學生11200多人,做到引才有廣度,留才有溫度。
此次,四平市出臺的《英城英才新政十條》,實用性強、含金量高、吸引力足,為四平市建設人才高地提供了政策保障,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注重人才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在安家補貼、人才公寓、購房優惠、租房補貼、家屬安置、子女入學、就醫體檢、英城人才卡等方面,全面提質升級。注重人才激勵機制。加大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扶持力度,開通農民技術人才、企業技術技能人才職稱申報評審綠色通道;加大高技能人才獎勵力度,全方面地鼓勵支持技能人才參加大賽、榮譽獲得專項獎勵措施;提高對高層次人才的引才留才激勵標準,給予高層次人才年薪外補貼。注重人才的資金保障力度。安家補貼方面,在省級財政補貼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再給予A—E類人才150萬、70萬、30萬、15萬和10萬元安家補貼,另外在購房政策(含購房補貼、公積金貸款額度優惠)、租房補貼、技能人才獎勵等方面進一步投入獎補資金,真正做到了政策留人、待遇留人、事業留人。讓人才在四平有地位、有待遇、有前途、有干勁。注重政策的落實力度。為了保證人才政策落實落地,在每條政策后面明確了責任單位,且同步制定了《英城英才新政十條實施細則》,從政策出處、申請對象、申請條件、政策待遇、申請材料、受理時間及方式和責任部門等七個方面明確了政策落實的具體操作流程,提高了政策的可操作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城英才新政十條》第十條還提出了享受“英城人才卡”服務,這是在原有“金卡”“綠卡”計劃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完善。四平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兩新工委書記李偉勝介紹,“英城人才卡”的發放范圍擴大至2013年以來全市引進的各類專業人才、招錄(聘)的公務員(選調生)和事業單位人員、企業自主引進的本科及以上人員,讓更多為四平市作貢獻的各類人才有機會享受人才的優惠政策。
“我們加強與全市優質的企業和商戶洽談,優惠內容將越來越多,服務力度越來越大。”李偉勝舉例介紹,“比如,可享受政務辦理、醫療保健、旅游交通、運動訓練、金融支持、商超購物打折等多項服務。新引進的E類以上人才可在此基礎上,再享受吉林銀行VIP和信用額度最高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的服務,享受四平市高鐵站每年兩次貴賓服務等。具體加盟單位及優惠服務在‘英城人才卡’服務管理系統上公布。我們也將持續提升‘英城人才卡’含金量,使人才充分享受更優質的生活服務保障。”
另外,在《英城英才新政十條》中,關于人才子女入學方面也有著非常詳細具體的優惠政策。共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對于A、B類人才子女及直系第三代子女可以根據本人意愿,在基礎教育階段學校(這里不含幼兒園)起始年級就讀;二是C、D類人才子女,按照就近從優原則,結合本人意愿,在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起始年級就讀;三是域外轉入并經認定為高層次人才的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非畢業年級或在符合高考政策前提下的普通高中在讀學生,轉入市域內就讀時,可不受入學年級限制。
四平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于奉春表示,《英城英才新政十條》及實施細則的出臺,能夠不斷升級完善四平市人才政策,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進一步集聚和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今后,四平市將始終秉持與時俱進、開放創新的理念,保持人才政策的競爭力、吸引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高地,為四平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撐。”于奉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