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刷一新的樓宇、平整寬闊的柏油路面、整齊劃一的停車位……走進長春市二道區榮光街道福安社區安龍小區,很難發現這里的“老”與“舊”,目之所及,皆是一派整潔與寧靜。
這個始建于2000年的老舊小區自被列入二道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以來,鋪上了柏油路、劃好了停車位、健身器材也安裝到位,小區環境不斷煥新“蝶變”,居民們的幸福感也跟著“原地升級”。
老舊小區改造,往外關乎顏值,往里關乎價值,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作為長春東部現代化中心城區,二道區的發展與建設逐漸駛上“快車道”,面對日益突出的舊城老化問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也開始“加速跑”,實實在在地讓小區居民感受到了“出門即整潔,入眼是美景,鄰里皆和睦”的美好。
幸福洋溢在臉上
“原來想的是‘住有所居’,現在小區舊貌換新顏,我們一家人‘住且宜居’的美好愿望照進了現實?!卑昌埿^居民張也一邊展示著手機中的舊照片,一邊說道。舊照片是他之前拍攝的小區照片,當初為了離單位更近一些,張也搬來了安龍小區,當時唯一感到不滿意的一點就是小區的環境??粗c眼前景象對比極為明顯的照片,張也露出幸福的笑顏。
和張也有同樣感受的還有76歲的馬晶巖阿姨,“我住在這個小區20年了,今年最高興!小區環境越來越好,越住越舒心。”馬晶巖介紹說,由于建造時間長、缺少物業管理,小區存在著各種老舊小區的“疑難雜癥”?!半S著時間推移,我們小區這3棟樓跟周邊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一比,顯得陳舊落伍,生活不便不說,大家對參與小區自治也漸漸失去了興趣。自從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以來,真是大變樣了,外露管線都利整了,排水管網也換了,這回就不用犯愁下水總堵等鬧心事了?!?/p>
如今,安龍小區3棟樓200余戶600余位居民的生活質量愈發提升了。
實事落實到“點上”
“過去居住環境不好,有一陣特別想搬家。”如今,小區煥然一新的秩序與環境,扭轉了年輕租戶趙先生的想法。他說,以后打算以小區為“家”,開啟留長就業、穩步發展的新規劃。
為了讓居民住得下、穩得住、融得進、過得好,實現先“安居”再“樂業”,二道區把實事做到“點上”,把幸福寫在居民臉上。
二道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由區政府牽頭,區住建局主導,東城國投負責項目全過程管理,其中,被列入2022年舊改項目的安龍小區,由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為了保障居民安居樂業,舊改工作中哪怕是施工中最不起眼的環節都會拍照留存,便于居民代表進行監督。
據東城國投二道區舊改項目負責人張亞峰介紹,在供暖期開始之前,公司一方面緊盯施工質量,推進施工單位倒排工期,另一方面提前跟熱力公司對接,打壓、試水……“安龍小區實現了零滴漏,我們的工程質量贏得了居民的信任和點贊!”張亞峰自豪地說。
美好刻畫在“心上”
“過去因為小區‘亂糟糟’,幾乎不怎么下樓走動。如今小區變漂亮了,總惦記到樓下散散步、嘮嘮嗑?!痹诎昌埿^住了15年的張大爺說。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只有將居民的“急難愁盼”轉化為群眾的“滿意清單”,才能讓生活從“面子新”到“里子實”。
“要想讓老舊小區變得‘內外兼修’,就要讓‘舊’生活融入‘新’時代。為此,我們本著居民自愿、應改盡改的原則,從道路鋪設、樓頂防水、破舊門窗更換、內外墻粉刷以及完善供水、排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等入手,換來居民滿意的反饋。”榮光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自改造開始以來,二道區榮光街道始終堅持“做精舊改文章”。面對安龍小區沒有物業管理、改造迫在眉睫等棘手問題,榮光街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構造全流程改造體系,全力推動項目順利改造。
除了基礎設施升級,街道還將改造重點放在生活條件完善和精神文明建設上。如今的安龍小區,各個公共區域都安裝有監控設備,下一步還將安置兩個精神文明建設展板,規劃社區活動室、居民涼亭、快遞驛站等區域,讓小區周邊居住、工作、消費等功能配套日趨全面,居民美好生活的圖景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