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通化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力以赴辦好民生實事,扎實推進10個方面90項民生實事任務落地落實,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眼下,冬日時節雖冷,但通化市東昌區多所社區幸福食堂卻暖意濃濃。為解決空巢老人、高齡老人以及轄區兒童中午吃飯難問題,東昌區創新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多所非營利性的社區食堂,每日餐食葷素配比合理,營養均衡。
“這個食堂可給我們解決了大問題!天冷路滑,歲數大了買菜也不方便,現在下樓到社區就能吃上飯,肉、菜、水果什么都有,太暖心了。”提起幸福食堂,東昌區濱江街道江南社區居民李德玉連連稱贊。
江南社區黨委書記于洪告訴記者:“餐食標準是三菜一湯并隨餐配有水果與酸奶,全部都是成本價格。隨著冬季氣溫降低,考慮老人和孩子的出行安全,我們正打算推出配送餐服務,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好。”
全力以赴辦好民生實事,通化市制定《2023年通化市民生實事實施方案》,集中力量實施10大民生工程,辦好90項民生實事,包含交通運輸、就業、醫療、城市建設等多個領域。
確保民生工作落得實,按照清單化、責任化組織實施,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確保各項民生工作計劃按期高質量完成好。截至目前,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22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約1.55億元;完成1130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和50個村級殘疾人服務場所無障礙改造;完成農村公路建設645公里,改造危橋11座,改造地下管網46.1公里,維護路面及人行道等6.78萬平方米;市區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達到當地上年度城鄉低保標準的1.3倍。全市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運用“四下基層”制度,下基層開展信訪工作420次,化解信訪積案183個。
“通化市各級黨組織堅持學做結合,做到問計于民、問需于民。重點從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公路改造、燃氣升級以及口袋公園建設等方面入手,大力辦好民生實事,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實惠和變化。”通化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孔令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