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輝南縣東鳳街道興工社區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便民利民活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推動主題教育融入社區日常、指導實踐、惠及民生。
抓實抓好理論學習。興工社區轄內5個黨支部按照“五有”標準,采取“微網格學、微課堂學、微交流學”學習模式,精準滴灌,著力破解黨員學習時間難落實、工學矛盾難協調等問題。注重將學習陣地前移,建在小區里,開在居民家門口,按照人數、文化程度、距離遠近設立黨小組,組織年輕黨員與樓內老黨員常態化結對,建立“共學、共讀、共思、共談”機制,實現青老結對互促共學。利用樓棟黨員中心戶創建主題教育讀書角,組織黨員面對面交流心得體會。
傾聽群眾“心里話”、記好群眾“民生賬”、辦好群眾“身邊事”,讓“民生”緊跟“民聲”走。“之前供熱公司每次卸煤都會揚起很大的煤灰,大伙兒都不敢開窗戶。跟社區反映后,第二黨支部書記實地查看,社區黨委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及供熱公司,很快就把問題解決了。”興工社區居民景亞洲高興地說。聽民意、解民憂,該社區堅持以群眾滿意度檢驗主題教育成效,引導黨員主動擔當作為,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黨支部黨員認領市容秩序維護員、衛生監督員、矛盾協調員等崗位,帶動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形成環境衛生人人愛護的良好局面。建立幫辦代辦、延時錯時和開放綠色通道等服務模式,打造“8+8”“零距離”等服務品牌,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組織黨員上門入戶摸排,面對面了解居民生活中的所需所盼,共收集“微心愿”208個,全部得到解決。“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們已回應轄區群眾訴求124件。”興工社區第二黨支部書記李文艷對記者說。
與此同時,充分發揮黨支部在主題教育中的“動力軸心”作用,興工社區各黨支部借助部門職能、調動社會力量,運用社區“大黨委”聯席會議機制,全力解決居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收集各類意見建議224條,協調職能部門解決環境污染、垃圾車噪音大、供水壓力不足、小區供熱、更換樓宇門等57個問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80余次,幫助28名貧困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解決問題54個。開展法律知識宣講6場、愛心義診8場,覆蓋政策宣傳5300余人次,化解鄰里矛盾糾紛133件。
原標題:輝南縣東鳳街道興工社區聚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讓“民生”緊跟“民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