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琿春市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城鄉品質不斷提升,生態紅利持續釋放,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動力”,讓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攀升。
琿春市密江鄉下洼子村位于密江河畔,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生態資源與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盛產花羔紅點鮭、細鱗魚等冷水魚類。而每年4月,琿春密江大麻哈魚放流節都會在下洼子村舉行,來自國內外的游客將大麻哈魚魚苗放流到清澈的河水中,開始新一輪的繁衍生息。因此,這里被譽為“大麻哈魚的故鄉”。密江鄉充分挖掘下洼子村生態、資源優勢,多舉措、多渠道籌措資金,大力發展冷水魚養殖產業項目,養殖了馬蘇大麻哈魚、金鱒魚、鱘魚等冷水魚品種,年均產量5000公斤左右,成為了當地村民增收的新渠道和全市水產經濟新的增長點。下洼子村與密江鄉創業人員在琿春市區合作開辦了密江土特產直營店,在售賣冷水魚的同時,幫助村民售賣農副產品,使村民們走上了致富路。
同時,密江鄉圍繞大麻哈魚增殖放流、洄游繁殖、研學參觀等項目,著力打造“大麻哈魚之鄉,朝鮮族生態旅游度假區”品牌,規劃開辟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化旅游線路,走出了一條以生態資源為依托、大麻哈魚文化為主體、歷史民俗為補充的全域鄉村旅游發展之路。
曾經的下洼子村“藏在深閨無人識”,如今,昔日的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明星村”,下洼子村也成為了聞名遐邇的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同樣依托地理和生態資源優勢而聞名的琿春市敬信鎮,在積極探索“候鳥經濟”的同時,讓村民吃上了“生態飯”,享受到了“候鳥經濟”紅利。
每年春天,琿春市敬信濕地都會迎來大批珍稀候鳥,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稀有猛禽的爭相亮相,形成了一道獨特的生態景觀。
“敬信鎮是全國聞名的‘候鳥天堂’,我們每年都來琿春拍攝海雕,周邊民宿、餐飲企業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吃住條件和服務,此行收獲頗豐。”來自河南省的攝影愛好者吳先生一邊欣賞著美輪美奐的照片,一邊興奮地對記者說。
隨著“候鳥經濟”的持續升溫,敬信濕地附近村屯順勢推出餐飲、住宿等服務項目,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
在敬信濕地附近的圈河村,記者遠遠地就看見了一個朝鮮族特色的院落,房屋的外墻上繪制了一幅幅鮮艷生動的朝鮮族民俗彩繪。走進院里,粉墻黛瓦的房屋窗明幾凈,室內干凈整潔,朝鮮族鍋灶和明黃色的火炕讓人眼前一亮。
李貌鈺是這個小院的主人,去年,他響應敬信鎮政府的號召,對自家房屋進行了重新裝修,辦起了民宿,主要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每天中午,他會給在龍山湖水庫拍鳥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送去可口的飯菜。
為了擴大知名度,李貌鈺特意制作了名片,掃描名片上的二維碼就能看到民宿的宣傳視頻和詳細地址。他還在抖音上注冊了賬號,發布宣傳視頻,介紹自家民宿。同時,敬信鎮政府工作人員和琿春市攝影家協會的會員們也積極幫助宣傳,并向游客推薦當地民宿。如今,在敬信濕地附近的二道泡、四道泡、六道泡、九沙坪等村屯,有不少村民像李貌鈺一樣辦起了民宿。村民們深知,守護好祖祖輩輩生活的這片綠水青山,致富的路會越走越寬。
一直以來,琿春市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發展目標,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高標準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黑土地保衛戰、青山保衛戰,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構建生態治理體系,以有力的制度保障推動綠色發展。在林長制的推動下,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層層壓實責任,協調各方力量,實現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隨著棲息地生態環境逐步改善,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得到恢復性增長,琿春林區再現百鳥爭鳴、百獸競逐的生動畫面。據統計,琿春市森林覆蓋率達86%,野生動植物資源達1270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