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舒蘭市嘎呀河村,舒蘭市弘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隆作響,笨榨豆油的香氣撲面而來。該企業作為該村集體出資并自主經營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自去年12月份建成投產以來,向本村種植戶收購原料生產笨榨豆油,日產量達600余斤,累計為村集體增收10余萬元。
在位于嘎呀河村的志鑫米業內,一條嶄新的現代化大米加工生產線剛投產半年。前些年,隨著銷售量增加,志鑫米業老舊的生產線難以滿足生產需要,引進新的生產線存在資金缺口。嘎呀河村本著為企紓困原則,以村集體入股的方式助力企業擴大生產。新生產線投入使用后,大米年產量提高1倍,達3萬噸,村集體以入股分紅的形式每年預計增收6萬元。
除了發展特色產業,嘎呀河村還利用“三資”清理清收土地137公頃,通過再發包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100余萬元。“我們用這筆錢安裝了80盞路燈,清理河道4000延長米,極大改善了村內的基礎設施條件。未來我們將不斷拓寬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探索更多產業模式,讓全體村民從中受益。”村黨支部書記馮學成說。
從去年開始,嘎呀河村實施“村級獎學金”計劃,從村集體收益中撥出一部分資金成立助學基金會,對本村考入重點大學的優秀學生給予獎勵。得益于近幾年村里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村級集體經濟突破了百萬元。村“三委”班子堅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賦能鄉村治理、反哺群眾受益”的發展思路,讓每個村民都能享受到發展的“紅利”。該村日前發放了“村級獎學金”,這是該村第二次為優秀高考生發放獎學金。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