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曉紅 記者李銘)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通化市開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系列活動,堅持“精”業務、提供“細”服務、實行“嚴”管理、探索“新”模式,強化民意收集、精細管理、制度建設、數字賦能,推動服務供給從“有態度”到“有溫度”、服務體驗從“能辦可辦”到“好辦易辦”持續升級。
精業務。從企業群眾視角提升服務,通化市政數局聯合駐廳各部門開展“我陪群眾走流程”“群眾意見征集”“涉企服務體驗官”“公共服務體驗官”“市民開放日”等活動13場,開通“提質增效”熱線,收集《政務服務征求意見建議表》2528張,現場解答企業群眾問題56個,采納意見建議22條,精準優化提升業務。完善“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解決群眾疑難業務48件。建立健全政務服務制度舉措,實現解決一個訴求帶動破解一類問題、優化一類服務。
細服務。組建“前瞻服務團隊”,在通化市政務服務中心入口提供事前指引服務。開發應用“大廳智能導航地圖”小程序,群眾入廳掃碼即可獲得廳內路線導航。優化增置標準化引導標識800余個,實現進廳辦事“標識能看懂、人人獲接待,事事有引導”。推行“提前+下沉+靠前”服務模式,實行高頻事項早間提前半小時開放服務,增設幫代辦接待崗6處,提供業務咨詢、資料復印、填表指導等幫代辦服務,平均減少群眾跑動2.5次、等待時長0.5小時。
嚴管理。完善一市兩區一體化考核監督管理體系,組建不間斷巡查值班小組,對進廳部門、事項、人員實行“日考核、月累計、季通報、年評比”。今年以來,開展日常巡查980次。建立健全《“辦不成事”投訴與代辦服務管理規范》《24小時自助服務區管理規范》等標準化管理規范,建立現場管理、考核管理等制度8類59項。
新模式。以服務創新促進效率提升,開設“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在全省率先實現25個“一件事”落地運行,已辦理“一件事”事項4000余次,跑動次數壓減81.48%。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全程網辦率提升至66.76%。深化“政務+金融”改革,將51項高頻業務延展至合作銀行網點,實現“多點可辦”“就近能辦”。成立助企服務辦公室,制定《增值服務事項清單》,首批推出法治、科創、金融等增值服務24項,為企業提供“增值辦”150余次。聚焦企業群眾辦事“不會辦、問不清、找不到”等問題,開設“政務服務微課堂”28期,制作短視頻辦事指南61個。在11個鄉鎮(街道)、51個村(社區)應用“數字政務門牌”,服務指引和咨詢“一觸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