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伴隨冬日暖陽,肩負神圣使命,今天上午,參加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委員們帶著社情民意、百姓心聲,向大會報到。從今天開始,吉林省正式進入“兩會時間”。接下來的四天里,委員們將就吉林省發展大計展開熱烈討論,共同為吉林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貢獻智慧與力量。
1月12日,參加政協吉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陸續抵達駐地,向大會報到。
簽到登記、領取材料、佩戴證件……委員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條不紊地辦理報到手續。完成報到后,委員們迅速進入會議準備狀態,有的仔細研讀會議材料圈畫“關鍵詞”,有的就即將提交的提案進行最后的潤色修改,還有的交流履職心得、暢談一年來我省發展變化,現場氣氛熱烈。
1月12日,參加政協吉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陸續抵達駐地,向大會報到。
“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攻堅克難,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在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冰雪經濟等方面作出了亮眼成績。”對于未來發展,崔劍峰委員充滿信心:“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我將積極參政議政,全心投入到履職為民實踐中。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我省咬定發展目標不放松,更好地激發活力、提高效益,奮力開創吉林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于曉菲委員一直通過“政協吉云”履職平臺提交微建議,同時積極參加調研活動,并撰寫提交了調研報告。今年她的關注重點是以科技創新促進吉林省黑土區新質生產力發展。“我們希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現黑土區資源在自然生態系統和農田生態系統之間的資源合理化配置,進而提升黑土質量。并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打造現代化生態農業,進一步提升新質生產力。”
1月12日,參加政協吉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陸續抵達駐地,向大會報到。
“提案是委員履職的重要途徑之一。”彭飛委員今年帶來了“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秸稈新價值”的提案。“吉林省是農業大省,每年秸稈產量約4000萬噸,秸稈綜合利用事關農業綠色發展、農村生態環境、農民切身利益,是‘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當前,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深挖秸稈潛在價值,對于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和資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他希望早日使秸稈綜合利用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為我省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緊盯民生福祉獻良策,聚焦改革發展繪新圖。大會開幕在即,委員們紛紛表示,一定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事業放在心上,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國履職、為民盡責。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祖維晨/文 潘碩 李姣月/攝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