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在東北,長春相距哈爾濱不到300公里,坐動車只需1個多小時的時間,卻并沒有多少機會親臨。借著亞冬會的契機,終于來到了哈爾濱,這個每年一下雪就爆紅的“冰城”。
哈爾濱西站下車,站臺上早已等候的志愿者便迎了上來,一雙雙熱情的手接過異鄉的行囊,話語間如親人相見般溫暖。一瞬間似乎懂了哈爾濱為什么“火”。
作為擁有豐富冰雪底蘊的城市,哈爾濱曾舉辦過第三屆亞冬會和200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燦爛的冰雪文化享譽中外。坐上前往媒體酒店的專用大巴車,沿途一閃而過的各色建筑如走馬觀花。
稍稍了解了一下哈爾濱的建筑風格,俄羅斯風格、拜占庭風格、巴洛克風格、哥特式風格......據說有11種之多。素有“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之名的哈爾濱果然名不虛傳,她的包容印證著這座城市曾經繁華。
在亞冬會即將開幕之際,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亞冬會的氣息,能看到每一張面孔都洋溢著對這場冰雪盛會的期待。在各大地標性建筑上,都有吉祥物“濱濱”和“妮妮”熱情地向人們問好;城市道路上噴涂著“亞冬車道”;每一盞路燈都裝飾著“冰雪同夢 亞洲同心”的條幅展板;城市里每一個大屏幕都在循環播放著亞冬會信息......
無論在入住的酒店,還是在比賽場館,或是在主新聞中心,無微不至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員,讓所有的問題和疑惑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
態度決定一切,真誠才是“必殺技”。這一刻似乎真的懂了,哈爾濱為什么會“火”。上一個冰雪季,哈爾濱的爆火令人刮目,不但收獲了人氣,促進了經濟,更提振了每個東北人的精氣神兒,大家都為大東北被更多人看到和喜愛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正因如此,哈爾濱對這個冬天格外重視,格局再放大,“冰雪同夢 亞洲同心”,用優質的服務回饋每一位亞冬之旅的賓朋,驅散他們異國他鄉的陌生感,感受到家人般的關懷與溫暖。
哈爾濱,“冰城”,我們在這里真的被你“焐熱了”。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政 董博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