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盼望著,盼望著,一輛中巴車從村口緩緩駛來。
聽說農業專家來了,四平市鐵東區城東鄉立業村的蔬菜種植戶們趕緊放下手中的農活,找專家“取經問道”。
當前正值大棚蔬菜生長關鍵期,眼瞅著鄰居家的西紅柿秧苗長得又粗又壯,而自家苗的卻又矮又細,可把村民黨華急得不行。
吉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蔬菜系主任喬宏宇走進蔬菜大棚,一眼便看出了問題。
“知道你這個苗為什么長不大嗎?”喬宏宇問。
“讓糞嗆了?”黨華搓搓手,不好意思地含糊道。
“根本原因是地溫不夠,建議你采用扣膜起壟的栽培技術,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喬宏宇說。
圍觀的村民越來越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訴說著遇到的難題。
喬宏宇蹲在地上耐心講解。“有些時候并不是澆水越多越好,這就好比‘勤快人養死花,懶人反而能夠養爆盆’一個道理,并不需要太多的照顧和頻繁的澆水。”“你看這樣的杈子越早打越好,否則就像苞米芽子一樣,爭奪植株的養分,我打一個,你們照著做。”
村民圍在喬宏宇身邊,聽得仔細、看得認真。
幾個問題下來,喬宏宇瞬間“圈粉”無數,村民爭先恐后地邀請他到自家的棚里轉轉。
農業專家“把脈問診”,不只是在立業村。
在四平現代農業科學院,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周小輝、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長李曉輝分別以“鮮食玉米飲食文化”“玉米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題,結合典型案例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推進“梨樹玉米主食化”品牌發展;
在梨樹縣十家堡鎮何家村人參種植區,國家中藥材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吉林農業大學教授陳長卿結合人參生產周期長等栽培特點,以及人參病蟲害防治、日常管理等培育技術,與種植戶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傳授和講解了人參種植的科學方法;
在四平市鐵西區平西鄉,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副教授薛力剛為養牛戶開展了“肉牛健康養殖的日常保健與常見疾病防控”專題講座,針對肉牛養殖過程中的各類常見疾病及日常保健,講解了多種常用的“經典名方”,讓養牛戶成為自己的“牛醫生”;
……
4月2日至3日,為推動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組織玉米、蔬菜、人參、肉牛等農業專家前往四平市、梨樹縣“傳經送寶”。從栽培技術到田間管理,從設施升級到品牌打造,專家們的“真知灼見”讓農業生產者和農業從業人員受益匪淺。
活動結束,無論是技術人員還是農戶們都依依不舍,“你們還能再來嗎?……”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王偉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