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銘)攜一份春季賞花全域地圖的限定“請柬”,賞一席繁花似錦的春光;于春日將生活“藏”于山野,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鄉村“微度假”;在“中國人參之鄉”悠悠參韻中,開啟一次“旅游+采參+食補+康養”的新體驗……
做活“春日經濟”,釋放春季文旅市場新活力。通化市以“春韻通化 花花視界”為主題,聚焦“賞繁花·享自然風光”“品文化·展民族風情”兩大板塊,打造春季文旅產品12類,特色活動精彩紛呈,解鎖春季旅游新“花”樣。
“賞繁花·享自然風光”。編制通化春季賞花全域地圖,串聯吉林龍灣景區、佟佳江旅游度假區等賞花點位,推出“花韻”打卡、“花意”踏青等主題活動。持續打造具有通化特色的鄉村“微度假”產品,編制春日采摘攻略地圖,圍繞“上湖上”民宿、錢灣“果宿”、下活龍“漁塢”等鄉村旅游經營單位,發展農旅融合新模式。點燃“夜經濟”,通化老城·龍興里推出“夜游龍興”“歷史演繹”“老城故事”“國潮表演”等板塊主題演出;舉辦“集安之夜”搖滾晚會、夜游佟佳江等活動,復演大型歷史文化劇目《夢縈高句麗》,激發夜經濟活力。打造“上春山”春季徒步品牌,擴大四方頂子、五女峰、四方山、羅通山等熱門打卡地影響力。
“品文化·展民族風情”。持續打響“中國人參之鄉”品牌,組織開展農歷“3.16”老把頭節暨講述通化人參故事、2025集安·清河野山參節等系列活動,打造由“參幫把頭”帶領的人參采摘和文化體驗之旅,推出“旅游+采參+食補+康養”新體驗。創新最美邊境線G331國道(丹阿線)自駕新玩法,結合沿線景區打造鴨綠江黃金旅游帶和中朝邊境山水風光走廊。舉辦老城音樂節、“5·19”中國旅游日暨體驗民俗文化節、朝鮮族端午節大聯歡活動等系列活動,開展風情天梨山莊第八屆梨花節、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節、柳河縣第一屆山野菜大集、“青禾冉冉 非遺傳承”插秧節等系列民俗風情活動。聯動高句麗文物古跡景區、集安高句麗博物館、羅通山風景區、自安山城遺址公園,推出探秘高句麗歷史文化廊帶主題產品。
與此同時,加強春季文旅市場服務保障,通化市全力提升交通承載力,春季通化機場通航北京、上海、廣州等7個城市,通化市交通部門科學統籌安排城際公交、出租車、網約車等,提升旅游交通運輸服務質量。優化市場環境,強化部門聯動,健全文旅市場綜合監管機制,常態化開展涉旅安全專項檢查,確保文旅市場整體運行平穩有序。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