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商務部公示《2025年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評選結果》,長春成功躋身全國20個試點城市行列。
什么是現代商貿流通體系?長春為什么入選?長春成為試點之后,將怎樣“試”、并迎來哪些利好?記者進行了尋訪。
問題一: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是什么?
現代商貿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繁榮程度的重要標志。
長春市商務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從2024年起,財政部、商務部開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建設,旨在打造一批城鄉統籌發展、輻射帶動力強、供應韌性好的現代商貿流通節點城市,與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物流主干線和現代產業集群等緊密銜接,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引領加快全國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
簡而言之,目前,國家要推進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具體怎么做,需要探索。因此需要先在全國眾多城市中選出一批“優等生”先行先試,給其他城市“打個樣兒”。長春,就是第二批被選中的20個“優等生”之一。
問題二:為什么選中了長春?
國家級試點為什么選中了長春?盤點長春的商貿流通優勢,答案呼之欲出。
“家底厚”是最直接的原因。所謂商貿,無外乎買與賣。長春人做買賣,有歷史、有底蘊,更有優勢條件。依托“北糧南運”糧食走廊及汽車、軌道裝備等工業品集散優勢,長春有著無可比擬的先發優勢。
2024年,長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182.5億元,同比增長3.5%;2025一季度長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07.9億元,同比增長3.2%,老工業基地向消費型城市轉型的強勁動能可見一斑。
暢通的渠道網絡是現實依托。鏈接“買”與“賣”的,是渠道。長春市現有19家批發市場、80家農貿市場、2萬家社區便利店及95個前置倉,實現米面油肉蛋奶等生活物資穩定供應,并通過冷鏈物流升級、農產品市場建設及縣域商業行動,打通城鄉雙向流通通道。
此外,長春市還設置了499個再生資源回收點位,生活垃圾回收率達39%。通過“以舊換新”閉環體系,拉動消費122.2億元,惠及38.7萬戶家庭。
問題三:試點,要怎么“試”?
“未來3年,長春將以試點建設為契機,力爭到2027年實現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突破522億元,推動商貿流通韌性、協同力、數字化顯著增強。”長春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政府部門有部署,商貿企業有行動。
“我們期望2026年實現門店數量達到500家。”長春市吉優客超市連鎖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陽表示,在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的政策支持下,企業計劃進一步構建便民生活網絡體系,并打造更有效率的吉優客數智化平臺。
長春歐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長劉學學告訴記者,智能物流體系是項目的“硬支撐”,項目達成后,分揀效率預估可以翻3倍,冷鏈全程可追溯,配送時效提升40%以上。
長春海吉星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占峰表示,未來,企業將完成二期“數智化冷鏈產業園”,增強智能冷庫并上線價格指數平臺,打造“15分鐘生鮮配送圈”,建立縣域“產地預處理中心”,提升農戶溢價空間10%至15%。
簡而言之,隨著試點各項工作的加速落地,大型商場供給更足、街邊小店密度更大,長春城市鄉村,人們將能夠更快買到新鮮、便宜、優質的商品。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陶連飛 實習生 叢羽杰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