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個落后的小山村建成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秀美鄉村,這絕對是個大手筆!
白山市江源區石人鎮榆木橋子村黨支部書記牟永錄,帶領一班人經過多年奮戰,將原本舉步維艱的小山村打造成了現在人人稱羨的美麗家園。
2000年,牟永錄在白山市天富瓦廠當廠長。時任榆木橋子鄉副鄉長李永智看好他的才干,聘請他回村當民兵連長。作為土生土長的榆木橋子村人,牟永錄一直希望能為家鄉做點事,他果斷放棄瓦廠每年5萬多元的薪資,回到一窮二白的鄉村。2001年換屆選舉,牟永錄擔任了村主任一職。2004年再次換屆選舉,牟永錄主任、書記一肩挑,一直干到現在。
沒有村部,是新一屆村支部班子成立后面臨的第一個大難題,怎么解決?只有籌建。而村里又沒有經費可用,怎么辦?面對沒有辦公地點的窘境,班子成員多方籌措,湊出8萬元用于建設新村部。
窗明幾凈,亮亮堂堂,新建成的辦公場所不僅成為村干部的落腳點,更使得黨員活動、辦公議事、便民服務、文體娛樂、信息交流有了像樣的“家”,值班制度、民主決策等制度也在此時得以健全、落實。
從新一屆村支部班子成立那天起,牟永錄就把改善全村百姓的生活當成了村支部班子的重點工作,村支部班子帶領黨員、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外出參觀學習。同時,積極申請5萬元省級財政扶持資金,并向包保部門尋求物資幫助。為帶動村民致富,村干部主動出資入股,籌集資金40萬元,建立了以食用菌栽培與銷售為主的白山市江源區秋韻農產品有限公司,帶動了100多名村民自主創業,全村發展專業合作社3個、農業產業龍頭企業2家、苗木繁育基地4個。
2016年4月,石人鎮在榆木橋子村、車站村、遙林村、榮斌村開展“村級組織區域化聯建”新模式探索,由榆木橋子村黨支部書記牟永錄任總支書記,在產業項目發展上確定了“各自發力各有特色、集中發力做大做強”的思路。
“當時,剛剛完成村級黨組織換屆,榆木橋子村在農村黨建星級評定中排名靠前,我們村決定帶著周邊幾個薄弱村一起干,把各項工作抓起來,大伙兒一起脫貧致富。”牟永錄介紹道。
從一窮二白到華麗轉身,榆木橋子村的成功使得附近的車站村、遙林村、榮斌村主動來取經,并以跟班學習的方式,吸收村務工作、項目發展等諸多方面經驗。2018年,多村聯合共同建立了區域黨總支集體經濟項目眾合農業科技發展公司,累計投資250余萬元,使發展從“小打小鬧”變為“規范經營”,進一步實現經濟發展成果共享。隨后,榆木橋子村和由它催生出的“區域化聯建”工程在全域鋪開,依托這一做法,推動全區17個聯建項目落地見效,轉化提升集體經濟薄弱村22個。
眾人拾柴才能火旺,這是榆木橋子村黨支部一以貫之的理念。隨著深化實施“區域化聯建”工程,榆木橋子村帶動鄰近的3個村,將干部隊伍聯抓、群眾工作聯做、要事難事聯商等聯建措施抓得愈發扎實,使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在創新實干中破題、落地,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與贊譽。
一年年過去了,榆木橋子村發生了很大變化,黨建強、民心順,基礎牢、產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