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在线-色综合视频网-色综合视频-色综合色综合网色综合-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国产精品一二三

農民日報頭版聚焦:讓飯碗里裝更多“吉林糧”

  更新時間:2022-07-19 08:58   來源:農民日報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水稻種植基地?!≠Y料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立足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堅決把糧食生產擺在首要位置,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狠抓政策保障,強化科技支撐,積極落實防災減災措施,扎實推進糧食生產發展,全力以赴穩糧保供給。全省糧食產量已連續9年超過700億斤,2021年達到807.84億斤,2012年以來累計生產糧食7729億斤,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吉林貢獻。

保護模式逐步完善 耕地質量顯著提升

黑土地是世界公認的最肥沃土壤,是我國最彌足珍貴的耕地資源。吉林省位于東北黑土地核心區域,黑土地資源豐富,素有“黑土地之鄉”美譽,黑土地耕地面積9811.01萬畝,占全省耕地總面積87%,覆蓋全省9個市(州)60個縣(市、區),其中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7202.4萬畝,占全省耕地總面積64%,覆蓋26個市、縣,貢獻了全省80%左右的糧食產量,為打造世界“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提供有力支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牽掛黑土地,5年3次視察吉林指導工作,特別是2020年7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視察時作出“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重要指示。吉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指示精神,高度重視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頒布實施了全國第一部黑土地保護地方性法規,在全國首創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系統,設立全國首家黑土地保護院士工作站,研發生產了全國第一臺牽引式重型免耕播種機,制定了全國第一個保護性耕作技術規范,將每年7月22日定為“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日”,在全省范圍內形成“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黑土地”的廣泛共識,有效遏制了黑土地退化趨勢,為全省糧食產量邁上800億斤階段性臺階提供了有力支撐。

梨樹模式的發起人之一、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告訴記者:“梨樹模式,最核心的是秸稈還田。過去農民種一季玉米,地要反復整壓4次,破壞了黑土層的結構。再加上大量使用化肥進行掠奪性生產,忽略了保護,使得黑土厚度在30年里減少了近40厘米?,F在用上了免耕播種機,秸稈覆蓋、條帶休耕、機械化種植,清理秸稈、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一次作業即可完成,極大地保護了黑土層。”

據了解,使用這種耕作技術,秸稈腐爛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5年后,土壤有機質可增加20%左右,減少化肥使用量20%左右;有益生物增多,土壤結構得到了改善,經過測定,秸稈全部還田的地塊,每平方米蚯蚓的數量約60-100條,常規耕作只有7條,是常規耕作的十多倍。秸稈覆蓋在地表,減少了風對土壤的侵蝕,平均可減少徑流量60%、減少土壤流失80%左右;蓄水保水,全部秸稈覆蓋地塊,減少水分蒸發和升騰,相當于增加40-50毫米降水;秸稈覆蓋的地塊每年每公頃可減少風蝕量800多噸,抑制了“沙塵暴”的形成,同時對有效防止焚燒秸稈、減緩“霧霾”的形成起到有效作用;生產成本大大節約,每公頃可節約成本1000-1400元;增加產量,通過定位試驗,一般平均產量要高出5%-10%。梨樹模式的研究與推廣始于2007年,目前在全國推廣面積已經達到5000萬畝,在吉林省已經達到3283萬畝,糧食增產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水肥一體化 增產又增收

吉林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讓中國人的飯碗裝滿中國糧。2022年,吉林省全面啟動“千億斤糧生產工程”,力爭通過十年左右時間,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000億斤,吉林省的農業專家們將目光投向耕地面積為219.7萬公頃的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區。

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區主要包括白城、松原全部及四平西部和長春西部,年降水量僅有300至450毫米。這些地區雖然降水量少,但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現有電機井13.39萬眼,配套設施齊備。近年來,全省啟動的河湖連通、引嫩入白、哈達山水利樞紐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使得過境水得到進一步有效利用。這些基礎條件為解決西部季節性干旱提供了有效措施和可能性。

以玉米為例,近年來的數據顯示:吉林省玉米播種總面積424.61萬公頃,總產量587.91億斤,平均單產13845.8斤/公頃。西部白城和松原地區玉米播種總面積126.9萬公頃,占吉林省玉米播種總面積的29.87%;兩個市縣玉米總產量達168.17億斤,占全省28.6%;平均單產13257.3斤/公頃。單產相差近600斤/公頃,總播種面積大,西部增產是一筆大賬。

記者調查發現,吉林省農科院科研團隊用10年科研攻關所創新的西部玉米水肥一體化產效雙增技術,在西部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平均公頃增產5400-6000斤、增產3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3.0%、肥料利用率提高30.0%,每公頃綜合收入增加4800元以上。專家介紹,應用新技術可以實現“三高五低一帶動”,即:玉米產量提高、水肥效率提高、經濟效益提高,降低水資源浪費、降低肥料投入、降低環境污染、降低作業次數、降低勞動強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玉米水肥一體化種植基地在2021年已產生豐厚收益,在局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情況下喜獲豐收,公頃產量最高達到3萬斤,創本地玉米單產新高,平均產量比周邊農民常規種植模式增產40%以上,公頃增產糧食8000斤,增收6920元?!奔质∞r業農村廳一位專家告訴記者。水肥一體化技術之所以容易推廣,主要是“精準”兩個字。它的核心作用就是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時期,按照玉米的生長需要向玉米精準供給水肥,保證水肥充足卻不浪費,形成一種人工作業下的“智能化”。經專家多輪調查和測產,水肥一體化技術平均公頃產量達2.4萬斤,每公頃增產6000斤以上,增收4800元以上。

西部半干旱地區的玉米總播種面積約166.67萬公頃,按這樣的比例計算,西部總增產潛力不低于100億斤。

白城市洮南市洮府鄉南郊村南郊一社農戶劉學軍是新技術新模式的受益者。2021年他的玉米產量是24878.58斤/公頃,增產5118.38斤/公頃,增產率25.90%,增加產值5118元/公頃(1元/斤),增加綜合收入4593元/公頃。劉學軍告訴記者:“施用這種技術,既節水節肥,還是一條讓農民增產又鼓腰包的富裕路?!?/p>

旱能灌、澇能排 高標準農田強支撐

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起,吉林省逐步開始建設高標準農田,截至目前累計建成4200萬畝,比2012年增長7.9倍,占全省糧食播種面積49.2%,為全省糧食產量登上800億斤臺階提供支撐保障。

十年前,全省農田灌溉面積僅為1807.5千公頃,通過近十年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實施,全省農田灌溉面積增加到1938.2千公頃,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56上升至0.60,提高0.4個百分點,真正做到遇旱能灌,確保糧食穩產。目前,全省近50%的農田道路通達率達100%,灌溉保證率達85%以上。農田防護比例達90%以上、防洪標準達10-20年一遇、排澇標準達15年一遇,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達95%以上。

據了解,吉林省良種普及率達到10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比去年提高1.5個百分點。吉林省在農業現代化的6大方面24項指標中,已有8項指標達到實現農業現代化水平,11項指標達到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水平,整體水平處于全國糧食主產省中位,已跨上基本實現現代化門檻。

全省各縣(市、區)農業現代化評估水平穩步提升,增速為2.57%,14個率先縣發展水平已達到2015年率先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其中梅河口、公主嶺、敦化、雙陽、九臺等5個市(區)已達到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階段水平。

十年來,吉林省農業取得的成績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糧食產量連年遞增,確保了中國人的飯碗里有更多的“吉林糧”,確保了國家的糧食安全。如今的吉林省,已經成為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農民年產千億斤糧的奮斗之地。


原標題:讓飯碗里裝更多“吉林糧”

編輯:劉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孕妇电视剧| 红星闪闪歌词完整版打印| 来势凶猛| 蓝家宝电影| 羞羞的铁拳演员表| 宋景诗| 军营医生 (1976)| 爱欲告白| 长靴靴虐视频vk| 伊利奶粉哪个系列最好| 吉泽明步番号| 杨贵妃1992版电影完整| 周传雄黄昏歌词| 李保田最经典十部电影| 小镇姑娘电影| 第一财经在线直播电视| 爱之梦钢琴谱| karina hart| 无限资源日本好片| 韩剧上流社会| 霹雳火 电影|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文| 无耻之徒豆瓣| 一块奶酪预习| 房东小姐| 刑事侦缉档案2剧情介绍| 大奉打更人电视剧在线| 女同性激烈床戏舌吻戏| 电影《神童》| 花非花电视剧演员表| 笼中之怒| 小镇姑娘高清电影| 叶静主演的电视剧| 村上信五| 蛇魔女大闹都市| 《窃视者》电影免费观看美国 | 挖掘机动画片全集免费观看| 郭京飞个人资料简介| 富贵不能淫翻译| 江苏卫视节目预告| 艺术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