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作為全國重要的優勢肉牛主產區,吉林省肉牛總量規模、質量標準、種源建設等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吉林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發力“千萬頭肉牛工程”建設,在各項政策舉措的強力推動下,全省肉牛產業規模不斷做大、質量不斷做優,養殖業增速“領跑全國”。吉林借“牛勢”興“牛業”,從畜牧大省向畜牧強省跨越。
目前,吉林省謀劃推進千頭以上肉牛產業化大項目209個,比工程實施前新增175個;萬頭以上牛場21個,比工程實施前新增17個。這些個新增家底,都離不開肉牛種業的創新培育。吉林省財政每年支持2500萬元,實施優質肉牛凍精補貼政策。長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生產種公牛凍精300萬劑,是“國家種業陣型企業”之一。在政策扶持下,企業正在開展種牛胚胎移植研發。
吉林省“千萬頭肉牛工程”建設,61個市縣成立了領導小組或肉牛專班,24個市縣配套制定了具體扶持政策,如今的吉林,東有延邊黃牛,西有草原紅牛,中有西門塔爾改良牛,形成了區域集中養殖集群態勢。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肉牛飼養量達到574.8萬頭,同比增長12%,已經超出了歷史最好水平的2021年全年飼養量,養殖業增速“領跑全國”。
2022年,肉牛養殖的最大亮點,莫過于大鄉大村大戶存欄比重加大。100個大鄉(鎮)、1000個專業村、1萬個肉牛養殖大戶肉牛養殖增量明顯,目前,存欄分別達到166.7萬頭、165.1萬頭和99.4萬頭。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政銀保擔”。針對養殖規模20頭以下中小養殖戶占比近90%,吉林通過“政銀保擔”、活體抵押貸款等一系列硬核舉措破解融資難題,為養殖戶保駕護航。目前全省肉牛活體抵押貸款累放金額52.82億元,同比增長171%;全省肉牛政策性保險在保牛只103.27萬頭,是開展肉牛政策性保險前的近31倍。
目前,吉林省正在拓展肉牛精深加工產業鏈,抓好“吉牛”餐食品牌和業態建設,加大皓月、犇福、樺牛等“吉品肉牛”品牌推介力度,培育一批10億元、20億元、50億元的“鏈主”企業,打造一批“專精特新”行業冠軍小巨人企業。計劃到2025年,全省肉牛發展到1000萬頭,全產業鏈產值至少達到2500億元,在農產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萬億級產業當中,貢獻四分之一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