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京召開,她光榮入選全國自強模范。她說:“上帝將我的左前臂留在天堂,那我就用右手繪出絢爛的人生畫卷。”
她,就是長春理工大學團委思政教師、副教授張超凡。這位“90后”“折翼”女孩用實際行動證明:沒有翅膀也能翱翔。
“折翼”女孩不服輸 勇敢追夢鑄芳華
張超凡一出生就失去左臂,家人、老師和身邊人的關愛,讓她從未放棄飛翔的夢想。她自強自立,堅信“用一只手也能撐起一片晴空”。
孩提時代,她拿到了全國繪畫書法雙金獎、全省速滑冠軍;學生時代,她以全國藝考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工商大學;大學期間,她先后斬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北京市三好學生、國家獎學金等殊榮,還去山區(qū)支教成為一名美術教師,在她心中早已種下了一顆教育夢、公益夢。
從《一站到底》《中國詩詞大會》《加油,向未來!》中的“維納斯女戰(zhàn)神”,到《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開講啦》等數(shù)百家媒體眼中的“90后創(chuàng)客校長”,她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上擁有百萬粉絲的“90后勵志女神”。
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建學校 脫貧攻堅展擔當
“有幸被照亮,也想成為光。”張超凡在奮斗路上歷經(jīng)風雨,收獲諸多愛與溫暖,因此也渴望傳遞這份愛。
2015年,她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投身“教育助殘”事業(yè)。十年磨一劍,帶領吉林省超凡教育集團實現(xiàn)“三次創(chuàng)業(yè)跨越”:從特殊教育工作室“超凡公益夢想課堂”到現(xiàn)代化教育集團,從單一學科培訓到“教育+助殘+紅色教育”綜合體,創(chuàng)新“教育幫扶+技能培養(yǎng)+就業(yè)孵化”助殘模式,個人捐資135萬元,募集善款520余萬元,累計資助540名殘障青少年實現(xiàn)藝術夢,帶動百余名殘障人士實現(xiàn)穩(wěn)定就業(yè),基地獲評“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陽光助殘志愿服務基地”“長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數(shù)十項榮譽稱號。
2019年,個人創(chuàng)業(yè)剛剛小有成就的張超凡與當?shù)卣餐蛟?.5萬平方米“超凡夢想小鎮(zhèn)”公益項目,她將代表作《生活總會厚待努力的人》全部稿費投入無障礙建設中,打造了大型無障礙示范基地,招募志愿者1.2萬余名。
張超凡的公益足跡遍布全國28個省份,開展勵志演講千余場,線上互動5000余萬人。作為中宣部“圓夢中國人”宣講團成員,在人民大會堂事跡報告會上講述了自強不息的奮斗故事。她還隨國務院新聞辦、吉林省人民政府出訪歐洲,參加“追尋美好生活”成就巡展,用全英文向世界講述中國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
疫情期間,超凡公益夢想基金會募集愛心善款及物資總價值1000余萬元馳援湖北,公益代言共青團中央“筑起防疫青春長城”等活動,收獲5億網(wǎng)民關注,成為上榜聯(lián)合國“全球青年抗疫榜樣”唯一的中國殘疾人志愿者代表。
科技助殘燃希望 立德樹人啟新程
2022年,張超凡作為國內獨角獸企業(yè)強腦科技的形象大使與科技體驗官,共同發(fā)起“前臂缺失公益項目”,至今已經(jīng)為百余名適齡學生免費安裝智能仿生手,受助者遍布全國大部分省份。杭州亞殘運會期間,她作為第15棒火炬手,傳遞希望與拼搏的火種,向世界展現(xiàn)中國殘疾青年的風采。
旁人眼中“功成名就”的張超凡不曾有半點停歇,相反,她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為了全面提升自己,同年8月,她考入吉林大學,攻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yè)博士學位。
目前,張超凡已出版?zhèn)€人著作2部,合著2部,共計70余萬字。其中,《生活總會厚待努力的人》登上“亞洲好書榜”推薦榜單,成為全國殘障青少年勵志讀物,發(fā)行量突破10萬冊。她的個人事跡入選吉林省地方教材《家鄉(xiāng)》,激勵更多少年兒童逐夢前行。
2023年,她作為吉林省高層次人才被“中國光學英才搖籃”長春理工大學引進。成為一名高校思政教師后,她牽頭組建了以“00后”大學生為骨干力量的“追光宣講團”,帶領他們完成宣講300余場,人民日報社抖音號、“學習強國”等媒體同步轉播,瀏覽量突破100萬。2024年,她創(chuàng)新發(fā)展了“追光講壇”品牌項目,全年開展線上線下理論學習活動160余次,吸引了2萬余人次的學生參與。
成長于新時代,出彩于新時代的張超凡,如今依然在追夢路上奮力奔跑。她以出彩的人生致敬青春,以奮斗的姿態(tài)致敬時代,她就是新時代中國殘疾女性的最美縮影。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王超 實習生 馬愛妮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