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一座承載著千年高句麗文化歷史的小城。秉承“將文物融入生活”建設理念,集安市讓歷史走出博物館,讓市民成為文化的傳播者,古今交融綻活力。
一品古今之變,行走在集安市區,文化路、黎明街、河東街的高句麗古城墻遺跡仿佛低訴著往昔的故事,連接著集安的歷史與現在,讓人們在現代生活中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魅力。
被古城墻包圍著的,是集安市民休閑娛樂的首選地——高句麗遺址公園。2003年,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對高句麗遺址公園進行考古發掘,發現兩處國內城宮殿遺址,遺址略呈方形,有內外兩重墻體,整體輪廓呈“回”字形結構,出土了大量瓦當、磚、陶器、筒瓦等物品。
為更好地保護遺址,將歷史融入百姓生活,集安市將原中心公園和原集安市委、市政府辦公樓進行拆除改造,建設戶外籃球場、網球場、休閑座椅、公共衛生間和應急避難所等場所。公園內劃分8個小型廣場,供市民開展太極拳、交誼舞、廣場舞等團體性健身娛樂活動,可同時容納4000人左右。
公園內,市民化身“導游”,對遺址公園的故事侃侃而談。“作為集安百姓,我們應該給前來游玩的人們介紹、宣傳美麗的集安,大美集安有你也有我。”與“老伙伴”們圍坐在一起的集安市民王爾發熱情地告訴記者,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集安人,就住在遺址公園附近,只要天氣晴好,自己就會到公園鍛煉、散步,并給慕名而來的游客講講公園內遺址的故事。
除了熱情好客的集安市民外,高句麗遺址公園更是文物展示的新舞臺。公園內的大型石塊最高一塊高達8米,重27噸,展現了古高句麗時期的“石頭”文化,成為集安市公園廣場的一個標志性景觀。
如今,集安市多處歷史遺跡被完好保存,與居民生活休閑融于一體。漫步大街小巷,傳統與現代的交匯讓這座有著千年文化底蘊的小城散發出濃郁的文化魅力和人文氣息,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歷史、感受文化,為城市增添獨特的“歷史范”,讓歷史文物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銘 孫鑫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