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吉林省教育廳始終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通過不斷完善政策、深挖資源、優化服務、強化幫扶、深化改革等舉措,用心用情推動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高位統籌,形成聯動合力。由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組建由相關省直部門參與的留吉工作省級協同專班,在市(州)、高校建立工作專班,形成橫向協同、縱向聯動的高校畢業生留吉工作機制。2024年,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若干措施》,推行“十大行動”30條舉措支持鼓勵高校畢業生留吉就業創業。“十大行動”實施以來,共為2.63萬畢業生發放生活補貼、租房補貼、購房補貼等補貼資金3.35億元。
出臺學科專業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動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與一汽集團共建“紅旗學院”,在28所高校布局碳纖維、智能制造等45個緊缺人才培養定制班,首創實施“入學有編、畢業有崗、學費全免”的“訂單式”農科生培養模式,目前,首批297名學生已到崗履職。
在擴充崗位方面,通過“雙輪驅動”模式實現政策性崗位與市場化崗位同步擴容。截至目前,全省已歸集政策性崗位6.6萬個,其中教育系統將新增科研助理等崗位超5000個。全省各高校深入實施“訪企拓崗”專項行動,由校領導帶隊對接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挖掘中小微企業、新興企業就業潛力,并創新推出“市(州)進校園”品牌活動,各地黨政主要領導率隊入校開展政策宣講和崗位推送。
組織開展“高校服務吉林高質量發展”專場招聘會,舉辦“民營企業服務月”“百城千校萬企促就業”“殘疾人畢業生留吉專場”“中小企業網上百日招聘”等專項活動,其中,第63屆高博會“千校萬企供需對接會”(東北地區專場)暨東北地區2025屆高校畢業生人才雙選會提供崗位1.3萬余個,實現了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
同時,采取“一人一檔”“一生一策”的形式,面向未落實畢業去向的困難群體畢業生開展優先服務,給予一對一精準就業指導。開展家庭困難、就業困難畢業生就業能力提升培訓工程,2025年全年計劃培訓6400人,目前已有3800人完成培訓。
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組織大學生“學電商、促就業”專項培訓,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目前累計培訓15500余人。在全省高校開展“先生向北,青春聚吉”系列宣講活動,用鮮活的就業創業典型人物和生動的典型案例,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職業觀。實施“就業指導教師能力提升計劃”,組織全員輪訓和就業工作骨干人員培訓,創建“就業導師工作室”,打造一批就業指導“名師”“金課”,提高就業創業指導水平。開展“百校對百縣”促就業及“一員一校”服務行動,與省人社廳聯合在全省高校建立“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站”,組織全省人社系統干部包保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活動,推動各項就業政策落地見效。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劉曉娟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