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好新聞?你心里自有一桿秤,那就是經過時間的沉淀和歲月的洗禮,你依然愛之深深的東西;你付出全部心血,有著你強烈個人風格、視若己出的東西;你用或樸素或優美的語言表達的對人生的感悟。這些,才是真正的好作品好文章好新聞。而不是得沒得獎,上沒上頭題或是下切,領導夸沒夸。
純粹個人觀點。(姜景遠)
新聞,無處不在。(張立云)
融媒時代,新聞是媒體從業者所在平臺所生產的產品。媒體平臺決定著新聞產品的調性,技術賦能內容決定著新聞產品的氣質,受眾決定著新聞產品的影響力。而這一切都要求新聞從業者要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人民情懷。(吳耀智)
身處表現形態如此多元的新媒體時代,作為一名黨報新聞工作者,保持更廣闊的觀察視野、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更加重要。希望和所有讀者、網友、通訊員一道,共同記錄這個美好的時代。(張慧勇)
有人說,“如果這個時代是航行在海上的一艘船,那么新聞人就是時代的瞭望哨。” 新聞是社會問題的真實反應,是社會的縮影。新聞工作者應當真實、全面地反應社會事件及社會動態,為人們呈現真實的社會面貌。只有新聞工作者嚴格堅守新聞專業和新聞原則,才能生產出真實、客觀、公正、有溫度、有道義的好新聞。(王憶遙)
新聞是一扇窗口,讓我們能夠看到社會各個角落的真實情況; 新聞也是一種力量,它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和變革, 通過我們的報道,能夠引起公眾的關注和討論,促使相關問題得到解決;同時,新聞工作也是充滿挑戰和責任的, 我們需要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挖掘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以客觀、真實、準確的態度呈現給讀者。(劉庭庭)
我認為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不應僅是一個時代忠實的記錄者,更應該成為時代前進的推動者,應該成為那個最敏銳的有社會責任擔當的職業人。無論互聯網時代技術如何革命,平臺如何創新,要有學習能力,踐行能力,勇于否定自己,對新聞事業充滿了敬畏、充滿了喜愛,充滿了永遠向前的動能!(李達)
我是一個參加工作時間不久的新手記者,談起新聞工作,我認為這是一份充滿人文情懷、以柔軟的力量打動人心獲得共鳴的工作。說實在話,記者對咱老百姓來說就像個大喇叭,哪兒有點啥新鮮事、大事小情,我們都是第一時間給老百姓提供資訊或是服務。我們“鐵肩擔道義”,但同時,需要我們“妙手著文章”。(關越)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