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從白山市區出發,一路向南,穿山越嶺,便來到了渾江區三道溝鎮的滴臺村。站在山花爛漫的岸邊,湖光山色環繞的滴臺村盡收眼底。依山而建、沿江而列,紅瓦白墻的村居,散落在綠意盎然中,宛如一朵朵盛開的牡丹花,與波平如鏡的鴨綠江水構成了一幅迷人的山水畫。
滴臺村的村名大有來歷。1959年云峰大壩未建成之前,這個村子有5000多畝地,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山上有一股奔流不息的山泉水,順山而下,長年累月便沖出了一個個平臺,滴臺的名字也就由此誕生。庫區形成后,大多數村民移居,住在山上的一戶戶村民,也就成為現在滴臺村的原住民。
走進村落,整齊潔凈的街道兩側,鴨綠江活魚館的招牌林立,柴火熊熊,大鐵鍋里燉著的鯉魚、鯽魚、桂花魚、鰱魚等香味四溢。尋味而至,主人熱情地打著招呼:快進屋,俺家的亂燉魚一大早就燉上了,來一份,保你滿意。走進廚房,掀開鍋蓋,霎時間熱氣蒸騰,乳白色的湯汁中,各種江魚并列躺在鍋中,隨著氣泡在魚縫中穿出,鮮嫩的魚肉不斷地顫抖著,鮮香味撲鼻,刺激著味蕾,讓人挪不開步。再加上小豆腐、笨雞蛋、咸鴨蛋、油炸春生魚,一桌獨具鴨綠江風味的大餐便齊了。“就在你這兒吃了。”“好嘞,你們可以出去轉轉,看看我們這里的風景,飯好后我叫你們。”老板熱情招待。
小院里,李子、梨、毛桃、沙果、小蘋果、山里紅等果樹上競相綻放著花朵,煞是喜人。這里獨特的氣候條件,成熟的各類水果特別甜,尤其是那小毛桃軟綿甘醇,咬上一口,粉紅色的果實充滿口腔,令人回味無窮。這口福在別的地方嘗不到,而且在這里都是免費摘吃。
順著坡道,便來到了江邊。春天的鴨綠江水處于低位,黃褐色的沙石灘大面積裸露在外,與清澈的鴨綠江水形成了鮮明對比。遠遠看去,沙石灘與江水形成了酷似太極的圖案,動感極強。正值禁漁期,這里的漁民把大拖網整齊地放在懸空的臺上晾曬。可別小瞧這拖網,在捕魚期,小船馱著拖網在江面上轉一個大圈,然后,人工馬拉絞上來后,曾打上來千斤活蹦亂跳的魚蝦。碧波蕩漾的江面上,游玩的船只往來穿梭,傳來陣陣笑聲。漫步江畔,不時地看到一群小魚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動,雙手會忍不住插入水里,來個最原始的水中抓魚,看著手中空空如也,便把清涼的江水灑向天空。
風光美景一處處,不知不覺便過了吃飯點。電話鈴聲響起,匆匆趕回飯店。圍坐在餐桌旁,看著熱氣騰騰的一桌魚宴,狼吞虎咽吃了起來。一大盤亂燉魚很快光了盤,就連湯汁蘸著的發面餅子也沒剩下,邊吃邊回味邊稱贊:這魚燉得地道,比大飯店的好吃。
“老板這里有住的地方嗎?我們打算在這里住一宿。”“好啊,歡迎你們在俺這入住。這里的晚景和清晨的景色特別漂亮,如仙境一般,住上一宿保你不后悔。我們這里是火炕,你們能住習慣吧?”“那太好了,好久沒住火炕了。”“那好,我領你們看看。”看著干凈的房間,便宜的價格,決定就住在這里。
夕陽西下,晚霞映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直耀人眼。眼前這副巧奪天工的山水畫,令人贊嘆不已,流連忘返。